开年见喜。日前,记者从市民宗局获悉,市莘塍东新学校、莘塍街道垟底文化礼堂被评为第五批(2022年)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培育单位。这个喜报再一次肯定了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截至2022年,我市共创成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培育单位5个。
走进市莘塍东新学校,抬头可见一句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低头可赏一幅幅学生创作的民族团结主题手抄报;操场上,围墙边放置着“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几个大字,围栏上悬挂着各民族的体育运动知识;教室里,每个班级一周一堂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溯源各民族发展脉络、历史积淀、文化脉搏和风土人情……
市莘塍东新学校是一所九年制新居民学校,有来自14个民族的学生1111人。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民族团结共融的特色教育之路,让民族文化浸润校园,共绘民族团结最大“同心圆”。
在探索过程中,弱化说教强化体感,是该校的独特心得。该校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系列主题活动,在校园打造民族文化特色走廊、民族学生风采摄影展览角、民族特色体育操场等,让学生时刻浸润在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中。此外,还挖掘民族记忆与民族文化,打造400多平方米的民族馆,开展民族特色课程,让学生深度体验“中华民族一家亲”。
距离市莘塍东新学校不远,是此次同批获评的莘塍垟底文化礼堂。2022年,垟底文化礼堂进行“石榴红”家园改造提升,融入民族元素,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综合性实体化阵地,共筑各族群众的情感地标和精神家园。改造提升后,不仅礼堂各处空间充满“民族味”,还有一个民族特色展览馆,以文字、图片和实物展现丰收、团结、建筑、服饰等民族特色知识。同时,瑞安市“石榴红”志愿服务队时常在垟底文化礼堂开展各类民族团结公益服务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一所学校、一个文化礼堂,经过创建,成为一个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学习所”“活动场”,还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同类型场所。以垟底文化礼堂为例,在该礼堂的示范引领下,全市23处文化礼堂迭代升级,积极构建“一堂一特色”的共有精神家园,使文化礼堂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和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窗口。
示范带动一直是市民宗局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市民宗局持续拓展民族团结进步阵地建设,积极引导全市各族人民群众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步形成“点”上以“6+2”创建为抓手打造18个不同层级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线”上有辐射3万多各族群众的“石榴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面”上以深化“之江同心·石榴红”品牌创建成效进一步推动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的阵地格局,为推动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发挥重要作用。
瑞安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志敬
2023年,我们将以“之江同心·石榴红”品牌创建为抓手,全方位推进、全域化布局,在全市打造不同类别的“石榴红”示范点,推进“石榴红”工作品牌深入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力争2024年前建立“石榴红”家园10处、驿站15处、志愿服务队6支、工作室2处、宣讲团1个,推进23处民族团结文化礼堂示范点提升,实现全市各乡镇(街道)“之江同心·石榴红”品牌阵地全覆盖。同时,引进大统战资源,串联各示范点打造“之江同心·石榴红”品牌模块化阵地圈,形成一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精品示范带,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扎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