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书架”到“货架”
东新科创园以“车”为媒促科技成果“开花”
协创中心走访企业

    本报讯(记者 陈丹丹 通讯员 叶恬汝)瑞安是一座“因车而兴”的城市。以“车”为媒,2022年,瑞安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的创新资源加速向东新科创园集聚。在瑞安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创中心”)、瑞安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以下简称“汽车综合体”)等创新平台的发力下,一项项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实现了有效转化。

    “前不久,我们启动了2023年第一轮企业技术(供应链)难题征集,这是我们中心每年的规定动作。”近日,协创中心主任张国祥告诉记者,今年该中心第一批企业技术(供应链)难题征集已告一段落,共征集到难题21项,下步将从技术端和产业端开展资源匹配,用市场化方式,调动各方科研力量参与技术攻关解决“卡脖子”难题,组织“双走进”活动,即瑞企与整车厂、头部零部件企业双向交流,在整零协同方面重点突破。

    在张国祥看来,技术与产业无法精准对接,导致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孤岛”,而协创中心要做的,就是为其“搭桥铺路”。去年,依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可转化的科技成果征集》系统平台,该中心面向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科创企业等创新主体“海选”征集340项汽车领域可转化科技成果,专家评审组从驾乘体验、智能网联、节能减耗、安全健康等方面选取了40项成果开展全国首发活动,目前,已有3项成果进入合作攻关阶段。“我们还在模式创新、配套创新、供需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强化科技成果跨行业、跨区域流动。”据张国祥介绍,去年,协创中心协助市委市政府成功举办国际新能源智能网络汽车创新生态大会,受到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借助大会效应,实现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等方面精准对接。

    一边是高校院所手握成果却难寻下家,一边是市场寻找优质项目而不得,如何破解? 汽车综合体的做法是:以人才引擎驱动科技成果转化。

    去年7月,汽车综合体牵头召开瑞安汽车零部件企业与工程师结对集中签约仪式,首批33家瑞企与结对工程师现场签约。“我们在全省率先探索企业与工程师合作新模式,征集工程师专家库成员300多名,筛选意向结对的汽车零部件、机械行业企业100多家,最终促成首批33家瑞企与33个工程师团队结对,实现‘一对一’精准、长期服务。”汽车综合体主任芮阳表示,目前,双方已有14个合作项目正在实施(部分已完成),9个项目达成意向合作,正在洽谈中。

    “瑞安需要借助高能级创新平台,架起高校、院所、企业等之间的桥梁纽带。”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东新科创园无缝连接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瑞安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平台,形成了“前端研发+中端加速+后端产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接下来,园区将加强创新资源整合,全面提升科研基础能力和发展能级;坚持面向未来超前谋划,主动布局一批代表前沿科技的先导产业,全力护航“创新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经信之窗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百姓事
上望街道开展困难群众慰问活动
上望居民迎来两件大喜事
上望街道开展
“全民阅读,书香瑞安”倡导活动
东新科创园以“车”为媒促科技成果“开花”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3 东新科创园以“车”为媒促科技成果“开花” 2023-2-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