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天下瑞安人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纪人生路 悠悠建筑情
—— 记原瑞安县建筑工程公司经理 木云荪
部分荣誉奖章
木云荪团队设计、制造的新型振动混凝土灌注桩机
国家邮政部门为木云荪印刷的个性化邮票
本文作者章华虎采访百岁老人木云荪
木云荪在塘河边向子女讲述当年两岸驳坎过程(摄于2021年5月)

    ■章华虎/文

    在瑞安,有这么一位可亲可敬的世纪老人,今年102岁。他出身贫寒、历经坎坷、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仅上过三年小学,却凭着自己不懈努力,自学成才,成为我市建筑界公认的现代“鲁班”;他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毕生钟情于建筑事业、奉献于建筑事业,亲自设计、建造的一个又一个经典之作,至今仍造福于瑞安人民。他便是原瑞安县建筑工程公司经理木云荪。

    年少坎坷求学不易      自学成才终成大师

    1922年6月21日,木云荪出生在塘根村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父亲木鸿进是一名石匠,也是家庭唯一的劳动力。1929年,8岁的木云荪开始上小学,他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贫困的家境无法支付学费,木云荪读了三年小学就辍学了。

    木云荪求学的愿望从未停歇,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后来又想方设法送他到一所商业学校学习。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木云荪在商校成绩优异,但随着木云荪弟弟的出生,家庭负担日益加重,生活状况每况愈下,木云荪不得不再次辍学。为分担家庭生活重担,木云荪只得挑起工具担,跟随父亲学习石匠手艺。那一年,他15岁。

    1949年5月10日,瑞安县城和平解放。此时,木云荪已成为瑞安建筑业界小有名气的建筑工人,随后被公推为县建筑业工会主席。1952年,木云荪组织成立了瑞安建筑业联合工场,为以后瑞安建筑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56年,瑞安建筑业联合工场转为瑞安城关建筑社。1958年5月,城关建筑社又转为国营瑞安县建筑工程公司,木云荪担任公司施工设计科负责人,同年12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施工设计科是公司重要的科室,当时技术力量相当薄弱,没有一位专业的大学生,甚至连一位专业技术员都没有。作为科室负责人的木云荪,深知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于是,他购置了大量的建筑业相关书籍,克服了自己文化基础薄弱、专业知识肤浅的难题,用仅上过3年小学的功底刻苦自学。他白天公司上班,晚上挑灯夜读,学习土木建筑和施工力学,从土壤分析、地质承载、基础负荷到砖墙砌体、楼房装修、钢筋混凝土等一系列专业知识,同时还在工作中刻苦打磨历练,大胆探索实践,专业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很快成为公司工程设计的顶梁柱,终成建筑界公认的瑞安现代“鲁班”。在木云荪的建筑生涯中,其设计、施工的60多个大小工程,没有发生任何工程质量事故和重大安全事故。

    毕生奋斗圆建筑梦      矢志不渝练就匠心

    1959年8月,瑞安县政府要求县建筑工程公司设计并建造全县第一座豪华、新颖的电影院,也是浙江省首家由华侨参与投资的全民所有制电影院——瑞安华侨电影院。接到任务后,公司班子多次开会研究、讨论物色设计人选,结果一致认为非木云荪莫属。木云荪没有半句推却之词,毅然挑起这个重任,亲自设计并主持监督、施工、建造电影院工作。由于那个年代建筑物资奇缺,在设计、施工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难题,木云荪都能够利用自学的建筑理论,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一一予以化解。

    1963年上半年,瑞安县委要求建筑工程公司在40天时间内设计、建造完成可容纳1000人的瑞安剧院观众厅,任务比较艰巨。当时公司准备让一位建筑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来完成设计任务,这位大学生对整个工程研究了一番后,认为现有条件根本达不到设计要求,况且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此时已是公司副经理的木云荪义无反顾,又一次亲自上阵。他结合剧院的实际情况和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打破条条框框,精心设计施工方案,又亲临现场指挥施工,终于在40天期限内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如今,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风雨雨的瑞安华侨电影院和瑞安剧院,虽然建筑的初始功能已大大弱化,但其建筑结构仍完好无损、非常牢固。

    设计研发施工工具      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瑞安经济加速发展,各项建设事业蒸蒸日上,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写字楼、住宅公寓鳞次栉比,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身为建筑工程公司经理的木云荪心里明白,随着时代的进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想要占领建筑行业制高点,抢占市场,实现超越发展,唯一的出路是加强技术力量、加快技术改造、加码新产品研发,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于是,木云荪决定从设计、生产混凝土搅拌机着手。

    在混凝土搅拌机诞生前,建筑工程施工中最费力的要数搅拌水泥混凝土了。几名年轻力壮的工人,将水泥、石子、沙和水按比例混合在一起,用大铁锨翻来覆去地搅拌,强度大、效率低。起初,木云荪设计、制造了一台水泥搅拌机,但效果不理想。他没气馁,转而向省建筑机械厂的工程师请教,并要来了一套已经生产的混凝土搅拌机图纸,加以改进后,设计、生产出自己的混凝土搅拌机。经试用后,效果非常显著。不仅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工程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投入批量生产后,各建筑工地争相抢购,销路甚好。

    然而,木云荪并未满足于此。他认真总结设计、生产混凝土搅拌机的成功经验,提议利用公司现有一台广州产的旧式振动砂桩机的原理,加以技术改造,自主设计、生产更加先进的振动混凝土灌注桩机。于是,他集中公司的技术力量,组建攻关团队,精心设计、攻克难关,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成功研发了一台崭新的混凝土灌注桩机诞生了。经试压、试打,机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但这台桩机的关键数据未经权威部门科学测试、鉴定,安全和质量问题无法保证,不敢大批量生产和推广。木云荪便带领两位技术员赴当时建设部所属的湖南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寻求支援和帮助。对方被木云荪的诚意和决心所感动,派了四位工程师到瑞安,对木云荪团队设计、制造的这台混凝土灌注桩机进行认真考核。考核人员说,这种结构的桩机在当时的国内属于一流产品,若在此基础上,对其结构、性能再加以改进、完善,市场前景可期。

    半年后,木云荪团队在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的帮助和支持下,经过不懈努力,一台自行设计制造的、全国领先的振动混凝土灌注桩机问世。同时,团队还设计生产了一系列桩机和建筑机械产品,且畅销全国,供不应求。

    退而不休贡献余热      献身公益不计报酬

    1983年,把自己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瑞安建筑事业的木云荪从瑞安县建筑工程公司经理、党总支副书记的岗位上光荣退休。退休后,木云荪一边拒绝社会上其他建筑企业予以高薪返聘的诱惑,一边却放弃安享清福的日子,全身心投入到公益性的建筑事业上来,一次又一次接受组织上交给的任务,积极参加瑞安市诸多重大项目建设,参加社会公益事业,从来不拿任何报酬。江南水厂、外滩工程、“五九”批示纪念碑(亭)、瑞安第一座公墓—万松公墓、龙跃墓园、浙南游击纵队纪念馆(碑)等瑞安重大建设项目,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付出的心血和智慧。

    1984年,木云荪接手实施塘河两岸驳坎工程。这个工程曾建设过多次,但总是“常修常塌”“常塌常修”,有关领导希望木云荪能好好找找原因,亲自设计施工方案并监督工程建设。木云荪经过一番实地考察、精心调研后,很快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便“对症下药”设计施工方案。工程前后历时三年,木云荪始终亲临工地指导施工。完工后,木云荪除了收下赠送给他的一面锦旗外,工资报酬分文未取。

    1991年,瑞安市人民政府决定对西山烈士陵园进行扩建,聘请木云荪担任基建总顾问,并负责其中9个项目的设计工作。工程开工后,木云荪几乎每天到现场指导施工。期间,他发现陵园主体工程—陈列馆设计布局不合理,联系了原设计单位后,凭着自己数十年的建筑设计和现场施工经验,主动改变图纸,采用既科学又简便的施工方案,建成后的烈士陵园既庄严美观,又牢固安全,同时为国家节省了不少资金。完工验收时,陵园原设计单位充分肯定了木云荪的施工方案,给予了高度评价。当相关部门给木云荪计算三年来的工作报酬时,却遭到他的婉言谢绝。他说:“这些烈士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难道我们为先烈们做点事,有什么不应该吗?”朴实无华的几句话充满了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和对人民甘于奉献的赤子情怀。

    这位石匠工人出身、自学成长起来的建筑大师,一生也获得了许多荣誉。据了解,木云荪先后担任过三届县人大代表,两届县党代表,获得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国家邮政部门特地为他印刷发行个性化邮票一枚。

    【人物名片】

    木云荪,1922年6月21日出生,安阳街道塘根村人,195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5岁随父学习石匠手艺,自学成才,成为瑞安建筑业界的佼佼者,瑞安华侨电影院、瑞安剧院、“五九”批示纪念碑(亭)、西山烈士陵园、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纪念碑(亭)等经典之作均出自他手,被誉为瑞安现代“鲁班”。先后担任瑞安县建筑业工会主席、县建筑工程公司设计施工科科长、公司副经理、经理。浙江省劳动模范。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瑞周刊
   第00002版:天下瑞安人
   第00003版:瑞深读
   第00004版:瑞城记忆
世纪人生路 悠悠建筑情
瑞安日报 天下瑞安人 00002 世纪人生路 悠悠建筑情 2023-2-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