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瑞深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瑞安入选浙江省夜间经济样板城市
“夜瑞安” 新气象
塘河夜游灯光秀
瑞安商业综合体人气足
瑞安夜景

    ■记者 黄丽云 通讯员 张丹

    一座城市的浪漫,往往绽放在月夜之时。城市的夜景,也展现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风情和经济实力。

    经过3年努力,我市近日成功入选浙江省夜间经济样板城市。

    且看,当夜幕笼罩瑞安城,市区塘河边,流光溢彩,市民或散步、或夜跑,嬉戏声、谈笑声随处可闻;在万松山上,明亮的路灯为夜间登山的市民指路,伴随着跑步声和交谈声,为静谧的空间增添了活力;在各商圈,人们或购物、或享受美食、或休闲娱乐,烟火气息满满……

    近年来,我市围绕“三核四区五圈多态”的夜间经济空间布局,整体提升夜经济运行活力,夜间消费活力日趋凸显,成为浙江省夜间经济样板城市。2022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2亿元,同比增长2.5%,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夜间经营业态日渐健全。作为省级样板城市,瑞安还为其他城市提供最佳实践案例。

    “以文为脉”

    点亮夜间经济

    华灯初上,在灯光的映衬下,在流光溢彩的斑驳光影中,塘河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探寻古瑞安城的文明。

    从去年6月至今,“塘河夜游”项目已正式运行半年。原本恬静、悠长的水乡塘河,在极致震撼的灯光秀中,展现了不一样的“夜瑞安”,也让塘河变得不一般。在游船上,体验者们纷纷拿出手机拍摄称赞道,“喷泉、变换的灯光以及现代舞演员优美舞姿,让人如临仙境。好神奇,比电影还好看!”

    塘河夜游项目是我市打造“月光经济”的重点项目,也是“七铺塘河”亮点区块建设项目之一,起于温瑞塘河白岩桥段,止于明镜公园,航线往返约5千米。

    运营至今,已有不少游人登船体验光影映衬下绝美的塘河夜景。同时,我市投资2000万元将原东门菜场改造为“塘河食集”,打造集夜游、夜演、夜食等多种业态共存的“夜经济”生态圈,目前已招引餐饮、文化等商家40余家。

    这些年,我市发展夜经济,“文化特色”是关键词。立足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有传承、有文化、有内涵的夜经济,不仅能够挖掘和彰显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也可以吸引市民和游客,提升整个城市的凝聚力和口碑。

    我市有一条千年文化古街——忠义街历史文化街区,它也是第二批浙江省高品质步行街之一。沿街漫步,有玉海楼、林庆云宅、利济医学堂、心兰书社等各级文保单位,有陈葆善宅等10余处文物点和历史建筑,还新建了非遗馆、文化创意工坊。市民可听一听乡音、看一看本土戏曲、观一观民间收藏馆。

    夜晚的忠义街别有一番风味,在复古风灯笼的点缀下,略显神秘。游客上一秒还在琴声中领略瑞安鼓词的魅力,下一秒就被拉扯进古法造纸的世界。

    在忠义街,游客经常能欣赏到古风表演,还经常能参与到夜市中去。今年1月下旬,忠义街开展了宋韵汉服秀。舞台上,表演者身着各色汉服,或宽袍大袖衣袂飘飘,或窄袖长裙身姿灵动,端庄大气,华丽儒雅,让人沉浸在古典国风的视觉盛宴中。

    “宋韵文化是当下的新潮流,也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来逛忠义街刚巧碰到表演的市民郑女士说。

    体验过塘河的梦幻和忠义街的文化底蕴之后,来到我市商业氛围浓厚的各大综合体,又是另一种景象。

    虽然不是周末,这里人气很旺。“下班后和闺蜜相约在吾悦吃饭,吃完一起逛逛服装店。”在市区上班的杨小姐说,吾悦广场因为距离她上班的地方近,会经常逛逛,有时候也会和同事一起来看场电影。

    为提升夜经济实力,我市打造提升安阳、玉海、滨海、塘下、江南五大商圈,整合提升现有商业空间,植入高品质商业亮点项目,增强商圈业态集聚与辐射能力,推动中高端消费发展。

    瑞安吾悦广场副总经理金珊珊介绍,一直以来夜间经济都是综合体的支撑,全年销售额中,52%来自“夜晚”。

    目前,我市已在瑞安西部打造唯一一家乡村综合体——花园综合商贸城。“以往,唱首歌都要跑市区。”家住陶山镇花园底村的李先生说。现在,在泥土芬芳的田间地头,就有一个时尚、休闲、活力十足的开放空间:人们可以在量贩KTV里尽情嗨唱,可以买到最新款式的衣服和新上市的数码产品,可以去大型超市……

    【短评】

    来到西安不夜城,欣赏盛唐乐舞;漫步南京夫子庙,品味秦淮风情;打卡重庆洪崖洞,感受璀璨灯火;走近武汉江汉关,聆听悠扬钟声……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发展夜间经济,也必须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品牌打造,着力避免同质化,实现差异化发展。显然,无论哪个城市,文化都是当地最重要的特色之一。而那些夜间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无一例外都对各自地方的文化内核进行了深度挖掘,并以其赋能商业、餐饮业、旅游业、娱乐业等服务业态,进而成功打造出完整且多样态的夜间经济产业链。

    扶持政策

    重塑商业繁华

    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近年来,我市每年谋划金秋购物节系列活动,推出六大消费主题,涵盖住宿餐饮、数字消费、商业综合体、超市、家电等领域,全方位、全时段、全领域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系列促消费活动,打造瑞安消费新场景,丰富消费供给,助推消费升级。

    据统计,2021年全年开展“五一”消费节、大型汽车展、“百县千碗·寻味瑞城”特色餐饮评选、月光经济幸福生活周等各类促消费活动10 场次,吸引顾客达10万余人次,累计带动消费达 2.5亿元。

    2020 年以来合计发放消费券1.7亿元,带动消费25.5亿元。

    去年9月,我市举办“浙里来消费·2022 金秋购物节”系列活动,紧扣“焕新创共富”活动主题,举办购物节开幕式暨车展启动仪式、青春都市-夜生活嘉年华、金秋联动欢购、金秋助农连线,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促进消费潜力释放,有力地促进了夜间经济活跃度的提高。今春,我市已发放“迎春消费券”1800万元。

    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近年来,我市对“首店经济”的优惠政策再加码、再升级,精准出台《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大力培育发展“瑞安新消费”加快打造温州南部区域消费中心实施方案》《关于大力发展首发首店促进品质消费的若干政策意见》及《瑞安市首发首店实施细则》。2020 年至2022 年合计兑现近1200万元,奖励补助商贸企业240余家。

    夜间经济是城市活力与吸引力的“晴雨表”。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不断完善夜间经济实施方案,牵头开展“夜购、夜娱、夜食、夜键、夜游、夜宿”六大品牌创建行动,提升城市综合配套保障水平,培育多元化夜间经济业态,全方位刺激夜间消费需求,加速形成夜间消费“新高地”。

    【短评】

    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已经有200多个城市推出了夜游线路、夜间演艺、夜间展演等夜间文旅振兴计划。应当说,发展夜间经济,建设各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政府有关部门的作用不可或缺。只有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规划,通过合理布局和科学建设,形成集聚效应和业态互补,才能充分利用好文化资源,有效激发夜间经济活力,释放消费潜力,为城市经济持续注入新动能。

    省级样板

    激发城市新活力

    瑞安成功入选浙江省夜间经济样板城市,对于其他城市而言,哪些经验是值得借鉴的,哪些实践值得总结呢?

    2022年,我市出现了一种新的夜经济业态——车尾箱经济。小小车尾箱,摇身变成了一间间“铺子”,一边透着潮范儿,一边又接着地气。路过的市民点上一杯咖啡,买上一块甜品,惬意地吹着凉风,欣赏着夜幕下的城市美景。

    这些特色鲜明的车尾箱摊位出现了飞云江五桥周边、忠义街等地,自发形成了一个个夜市,在点亮百姓“夜生活”的同时,也带来管理上的痛点,诱发了一系列问题隐患:如占道经营、噪音扰民、垃圾处理等,给市容市貌与城市治理带来了挑战。

    对于喜忧参半的夜经济新业态,要如何对待?放之任之,则于城市管理是隐患,若政府加以干预,会不会让其“胎死腹中”?

    瑞安采取了包容的态度,在新业态发展与城市治理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不会“一刀切”管控,也不能“一甩手”放任。以飞云江五桥夜市为例,锦湖街道参考全国各地成功整治管理经验,通过设置临时疏导点等方式,多给车尾箱摊主一些探索的时间、自治的空间,形成类似行业组织的自律机制;另一方面科学“管”,对车尾箱摆摊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尽量做到“便民而不扰民”。

    为积极推动夜市有序健康“生长”,打造一个有规模、规范化的五桥云江夜市,锦湖街道针对交通秩序管理问题,在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的配合下,道路中间做了隔离带,杜绝行人无序横穿道路;同时将原先6车道的道路改成4车道,以此来限制车流;每天17时至24时,限制工程车、水泥搅拌车等大型车辆通行,确保交通安全;还在路面上安装了近30个监控,用于交通管理;在环境卫生管理方面,加派人手,每天2次进行垃圾清扫与整理,设立临时垃圾箱,并加装固定公厕;在治安管理方面,设立临时执勤点,进行现场管理,100人参与治安管理、驻点巡逻。

    如今的五桥夜市已经成为瑞安标志性的夜市之一,成了人们品尝美食、休闲聊天的上好去处。

    五桥夜市的打造是我市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工作中还有不少的实践经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最大的感受是,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统筹推进,才能更好取得成果。”市商务局商贸发展科科长郑定宏表示。

    发展夜间经济,要给人间“烟火气”装好“安全阀”。市商务局联合市公安局为推动瑞安夜间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对夜间公共场所发生的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违法犯罪活动出重拳、下狠手,并强化黑恶背景调查、人员缉捕力度,及时消除社会影响。联合住建部门,借力智慧城市建设,优化提升前端感知设备,加强人脸抓拍、鹰眼高空等安装,补充改进乱点盲区,提升我市视频监控建设水平,2021至2022 年,全市共安装 2200 多路人脸监控。联合城管执法部门,全面强化社会面巡逻防控,着眼夜间经济发展形势及治安特点,推行“假日勤务”“节点勤务”“夜间勤务”,精准布警、延时巡控。

    各地各有关部门还要为给人间“烟火气”提供便利条件。为助推发展夜间经济,市商务局联合市交通运输局,满足消费者夜间公共出行需求。通过新增夜班公交线路、调整优化已有线路、延长夜班公交晚班时间等措施,不断提高群众夜间出行便利度。目前,我市开通夜班公交线路6条,夜间运营公交车共69辆,最后一班公交发班时间延长至晚上9点半。开通夜班飞云江轮渡1条,夜间运营渡船2艘。夜班公交线网已基本覆盖玉海老城区、安阳新城区、瑞祥新区等夜间经济商圈、夜间体育休闲区、夜间经济综合体等区域,方便群众夜间出行。

    市商务局还联合瑞安移动公司满足夜间经济集聚区对5G网络覆盖的需要。从 2019年10月份至今,瑞安移动已建成开通5G基站1190个,基本实现瑞安全域的 5G 网络覆盖。

    【短评】

    发展夜间经济不只是经济和文化上的事情,同时也给基层治理提出了新的命题。随着夜间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卫生环境、公共交通、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监管和服务保障能否跟得上,也直接关系着广大居民的消费意愿和幸福感。为此,有关部门更要在精细化的城市治理和富有温度的民生服务上下功夫,为夜间经济进一步营造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从而使其更好地助力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瑞周刊
   第00002版:天下瑞安人
   第00003版:瑞深读
   第00004版:瑞城记忆
“夜瑞安” 新气象
瑞安日报 瑞深读 00003 “夜瑞安” 新气象 2023-2-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