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陈钶钶 记者 孙文静)近日,一名男子慌慌张张地来到塘下派出所向民警求助。民警潘道伟发现男子是一名听障人士,疑似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
通过查看男子手机,潘道伟发现里面有多条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96110的来电,还有一条为其停机保护的短信。
为帮助男子理清思路,避免下次上当受骗,潘道伟找来纸和笔,与男子展开书面“交流”。
“这是诈骗软件”“有没有被骗,有没有转钱”……通过这种特殊的沟通方式,潘道伟了解到,男子不久前被一名陌生网友拉进了一个支付宝聊天群。群里“活动员”称只要点赞、关注相关账号即可获得佣金。在“活动员”的引导下,男子一连完成了好几单任务,获得26笔佣金。
紧接着,“活动员”向男子发来一个链接,称在支付宝群里频繁发送收款码容易被封控,需下载专门的App才能继续做任务。
尝到甜头的男子对“活动员”信以为真,下载了对方指定的App,并准备进行下一步转账操作。这时,他接到了96110的电话和短信,于是赶来派出所咨询。
得知男子还没有给对方转账时,潘道伟松了一口气。 “这些都是骗子,不要相信”“先给你点小额佣金,再诱导你投入大额资金,最后一分钱也拿不出来”……
近一个小时的“书面劝阻”,潘道伟足足写了4页纸,一字一句向男子讲解骗子的招数。同时,他还不忘帮男子卸载手机里的涉诈软件,关注各类反诈微信公众号,下载国家反诈App。
“不听、不信、不转账。” 潘道伟特地在纸上圈出这几个字,再三叮嘱男子要守护好钱包。在他的耐心“讲解”下,男子恍然大悟,竖起大拇指连连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