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年轻人的生育意愿怎么样?下面这组数据可以给出答案。瑞安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瑞安出生人数6947人,创下历史新低。在优化生育政策的当下,瑞安的出生人数却“不好看”,“放开了”却“不想生”,“生得起、养不起、教不好”等因素成了生育最大的“堵点”。这些现实原因引起当代年轻人普遍的“生育焦虑”,甚至影响着年轻一代的“婚育观念”。
纾解“生育焦虑”,需要“真金白银”有效投入。2月15日,《温州市户籍人口一次性生育补贴发放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对温州户籍出生的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孩子分别发放补贴1000元、2000元、3000元。政策虽好,但舆论反应复杂,不少人认为,一次性育儿补贴对养育孩子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要促进“生育意愿”,有限的财政资金更要用在刀刃处,比如加大托育公共服务供给,切实解决婴幼儿照护难题;建立更有利于生育的职场环境,从根本上降低女性生育成本;稳定学区房价格,优化入学政策,降低教育成本等。有的放矢,针对生育“堵点”建立长久可行的实施方案,或能对刺激生育起到正向作用。
纾解“生育焦虑”,还要培育正确的婚育观念。随着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年轻人的整体生育观念已转向少生优育。与此同时,年轻人的婚姻观念也发生了改变,晚婚、不婚现象日益显著。因此,消除年轻人的生育恐惧,首先要减轻他们的婚姻焦虑,只有让年轻人勇于步入婚姻的殿堂,才能鼓励他们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责任。这就要求政府在出台支持生育措施的同时,做好政策关怀,给足年轻人面对婚姻生活、生儿育女的底气。
2023年,瑞安将新增300个普惠托位、推进50个儿童友好试点单元建设、新增1000个公办幼儿学位数等内容,被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这是瑞安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举措,也同优化生育政策的重点不谋而合。只有不断推进配套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才能进一步降低养育孩子的家庭成本,才能在全社会营造生育友好的氛围,才能提高家庭生育意愿和养育子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