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盈瑜 郑拥拥
正是春暖花开时节,户外踏春人群挤爆各地景点,特别是有“花路”的地方,更是人潮涌动。
桐浦镇凤凰樱花谷,就是这样一个“花花世界”——当地1300亩樱花园新项目,这些日子每天能吸引过万的游客。
昨日,记者来到这里。一路蜿蜒上山,来自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项目负责人沙纯纯介绍,樱花园自1月18日开放,目前已接待游客30万人次。由于园内的许多配套设施还在完善过程中,这次算是“试开放”,游客的热情让他们看好项目的前景,也坚定了把项目办好的信心。
从瑞安市区到桐浦镇,大约20多分钟车程。温州市区过来,也只需50分钟车程。可以说,凤凰樱花谷占据了地利之便,但能让这个樱花谷“走红”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樱花谷的梯度布局。“打破花期限制,赢得市场先机。”桐浦镇镇长徐慧敏说,樱花谷引进了10余种樱花品种,最早的“元旦樱”开得比其他地方的樱花都要早,通过早中晚不同花期组合,千亩樱花从山脚到山顶渐次开放,花期可长达三四个月。
樱花谷项目是瑞安市的重大招引项目,沙纯纯告诉记者,她的合作伙伴研究多品种樱花培种育苗将近10年,3年前,在龙泉基地的樱花苗大量出产,急需场地移植。正在寻觅种植场所时,经桐浦一位乡贤引荐,他们先后两次来桐浦考察。待到真正披荆斩棘进山后,才发现这里是个好地方。黄土质适合樱花苗生长,原本预计移植成活率为80%,最终3年移植1.4万株的成活率达到99.5%。“这里交通便捷,山顶可远眺飞云江江景,都是文旅开发的先天之优。”沙纯纯说。
采访当天,樱花谷里熙熙攘攘。四川、湖南、安徽等地方言此起彼伏,有3个月大的婴儿,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徐慧敏说,一直以来,桐浦的春天就是单开一朵花——油菜花,今年,终于有了第二朵花。相对来说,油菜花是政府出资赚吆喝,而樱花谷项目,甫一开放,就有看得见的拉动效应。最直接的体现,是带动了就业岗位200余个,实现村集体增收超100万元。徐慧敏坦言,目前,大批游客慕名赏樱,极大考验着乡村旅游的服务、接待能力。从项目建设之初,当地就考虑到停车难问题,在山脚建设两个停车场,可为游客提供约500个停车位。景区还配置6辆接驳中巴车,解决游客上下山问题。
当然,樱花谷“走红”后的最大效益,是让当地村集体和村民赚到了钱。该项目涉及桐浦、浦东、浦西等4个村的规模土地流转,总流转林地约1500亩,以每亩300元计算,村集体可获租金45万元。桐浦村则利用闲置的村集体土地,建设了园区配套停车场。“村里投资建设,停车费归村集体所有。”村党支部书记孙建峰说,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在停车场,记者遇到桐浦村村民郑协旺,原本务农的他高兴地说:“现在正是农闲,来停车场负责管理,每月可增加四五千元收入。”据悉,项目立项之初,桐浦镇就要求园区优先从当地低收入农户中招工,从事园区管理、保洁、苗木养护等工种。目前樱花园已解决低收入群体就业岗位100余个,每人年均收入可达6万至7万元。
五联村村民杨连敏在樱花谷周边开了一家农家乐,最近日均能接待20余桌游客,其中8到10桌游客都是较以往“新增”的。在樱花谷附近,类似的农家乐有五六家。还有村民拿出自家农产品在路边出售,山脚下排出近百米的摊点。
项目落地,还产生了示范效应。“一座寻常的山经过打造,能成为火爆景点,我们村也可以做到。”周边胜丰村党总支书记钱壬呈告诉记者,该村已着手设计选址,打造以赣橙为主的“花果山”,让果树致富乡里。桐浦镇则在充分保障农民的权益下,引导更多乡贤及村民,参与到高效生态农业产业中来。
“村集体一个项目的增收,就达到了省里提出共富村的标准。”市发改局局长张士数说,桐浦樱花谷项目,已经成为瑞安创新农旅融合、实现“一村一花”“一村一韵”的具体实践,这为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经验,在共同富裕的大场景中,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桐浦樱花为什么这么“红”
■夏盈瑜
千亩樱花园新项目,两个月接待游客30万人次,带动就业岗位200余个,实现村集体增收超百万元,做足了花经济,早早迎来“春收”。我们在为桐浦农旅产业丰收欣喜的同时,不禁要问,桐浦的樱花为什么这么“红”?
说起桐浦,人们印象最深的要属“油菜花海”和“桐溪水库”。桐浦油菜花基地入选“中国十大最美油菜花海”,桐溪水库更是秀美绝伦。每年春季,大批游客慕名到此,赏花观景。然而,一直以来占据地理、自然优势的桐浦,旅游却红不起来。有游客反映“油菜花好看,停车是个大问题”,有的说景区游玩项目少、创新少,不够“年轻”时髦,加上乡村吃饭、住宿零散,很难留住游客,经常是政府掏腰包赚吆喝,一场热闹之后又归于平静。
细细思量,樱花谷“走红”,其梯度布局,弥补了原来乡村旅游的不足。当地通过引进10余种樱花品种,打破花期限制,赢得市场先机。早早就考虑到停车难上山难问题,山下建停车场,上山有接驳车。项目周边有多个依山傍水的农庄,可餐饮,可采摘,可划船,项目丰富多彩。樱花虽美,但花期有限,过了赏花最佳期,景区用什么方式吸引游客?当地还规划通过露营、天幕、汉服拍照等新业态,延长景区旅游旺季的时长。提早谋划,打开了乡村旅游更多可能性,抖音等网络平台传播,又将亮点呈几何倍数放大。
樱花谷能持续“走红”,还因为让当地村民赚到了钱。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开门提速”。作为瑞安市重大农业招引项目,樱花谷项目的运营,改变了人们“工业才有前景”的旧观念。“新型的农业产业项目有前途”“种田也能赚到钱”……眼见为实,大批年轻人返乡,当地农民享受到发展红利,乡村随之兴旺。
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的建设、投产,是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关键抓手。去年,温州招引63个重大农业农村项目,总投资超400亿元。今年,浙江将推进539个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总投资达4859亿元,其中年度计划投资900亿元。瑞安正全力抢占这条产业新赛道,各地领导身先士卒、亲临招商引资一线去捕捉信息、拜访客户、跟踪洽谈,形成新一轮农业招商引资热潮。他们深知,与资金一同返乡入乡的,还有人才、技术等关键要素,这会将乡村独有的山水自然资源优势有效放大,为推动农业转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如火如荼的重大项目推进下,樱花的“红”将撬动瑞安农旅的“热”,瑞安乡村将成为创新创业的沃土、投资兴业的热土、和美生活的乐土。
记者 孙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