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项依晴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更是耕耘和播种的好时节。林川镇作为我市农业大镇也在积极抢抓农时,开展春耕备耕工作。此时的田间地头正热火朝天,农户们忙碌一片。
日前,记者在林川镇川和村李东自然村(以下简称“李东自然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看到,地块整齐划一、机耕道笔直宽敞、田坎错落有致,呈现出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景象,农户们正在田里忙碌地耕作。“这片都是去年整治好的高标准农田。”正在作业的川和村村民周万春指着眼前的农田说,在2022年该村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前,村内700多亩地几乎无人耕作,成为闲置荒田,如今,这片农田经过整治,都陆续种上了油菜和水稻。
李东自然村位于林川镇西北面,地势陡峭、交通不便,村集体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村内共有户籍人口1600多人,但大部分年轻劳动力外出经商、务工。为此,村内农田也因无人耕种变成了连片的撂荒地,“沉睡”许久。
“没人耕种,田间道路杂草丛生,愈发难走,灌溉配套设施也日渐变得落后,加上农民散户种粮成本高,种植的粮食质量不佳、价格低,农户耕种的积极性更低了。”川和村党委书记、瑞安市李山休闲农业专业合作社股东周永夫介绍。
为提升村民务农积极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2022年,林川镇借此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东风,对林溪、对川、川和等5个村共1818亩的农田进行整治提升。按照先集中流转后统一平整的方式,探索建立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推进整治工作,把土地“小块变大块”,实行标准化统一管理。同时,挖沟渠、修筑下田坡道和生产道路,配套蓄水设施,解决生产难题,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共同富裕。
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该镇还在李东自然村成立了瑞安市李山休闲农业专业合作社,聘请农业专家指导,让村民入股、农户加入合作社“抱团”生产,通过“乡贤+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动林川农业现代化发展,振兴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目前共解决50多位村民就业问题,带动20多户家庭年收入增加2万余元。”周永夫说,接下来,该合作社还将指导农户在地里种植富硒大米,开发富硒农产品,唱响林川富硒农产品品牌。
林川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镇将持续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打造新一批高标准农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培育新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打造林川高山有机农产品区域品牌,绘就乡村振兴幸福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