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贾洁楠/文 张森/图
今年全国两会闭幕后,参会的代表委员们陆续回到工作岗位。全国人大代表李安锐是浙江胜华波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注塑车间主任,也是瑞安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唯一一名代表。
作为基层一线员工,李安锐是如何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他是如何履职的?回到岗位的他,又是如何将两会精神与车间工作实际相结合,谋划下一步工作的?近日,记者走访了这位从车间走出来的全国人大代表,了解“会前会后”故事,分享他的认识和体会。
会前:
“农民工”走进“国家最高议事殿堂”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的第二天,李安锐就回到了位于塘下的胜华波公司车间。
与两会期间接受记者视频连线采访略显拘谨的模样不同,换下西服穿上工装的李安锐像回到了自己的主场。
“我们用一个小磁铁,解决了脱模剂喷力大导致机器零件掉出的大问题。”“把汽车接头的棱角弧度稍做改变,就能避免在成型过程中硬力集中处易破损的情况。”他侃侃道来。
在李安锐管理的压铸和注塑车间,你会发现机器比人多,一个工人至少能操作两台机器,有些机器纯自动化,根本无需人工操作。这些改变都离不开李安锐的努力。
要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仅仅是专业技术过硬是远远不够的。
当被问到如何被选举为全国人大代表时,李安锐连称“没想到”:“我是来自最基层车间的工人,做梦都没想到能成为全国人大代表……”
“根据省委组织部要求,我们当时需要在瑞安挑选一位农民工身份的一线基层代表——既要专业技术突出,还要对企业忠诚度高,对瑞安贡献度大,李安锐就特别有代表性。”市委组织部部务成员、干部一科科长林长丰说。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人大代表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并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李安锐代表最广大工人群体的利益,这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林长丰说,汽摩配是瑞安的主导产业,李安锐在汽摩配行业从业30余年,在胜华波任职25年,一直扎根在一线车间,最后成为“幸运儿”。
来看这组数据:据统计,在2977名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占代表总数的16.7%,其中包含56名农民工代表。在县级人大代表中,这个数字则更大,如瑞安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中,有一线工人和农民代表210名,占代表总数的51.9%。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9562万人。李安锐这是当起了近3亿农民工的“代言人”。
胜华波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伟良也认为李安锐的当选是“意料之中”。李伟良曾任温州第十三届人大代表,现任瑞安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李安锐的车间,是全公司最稳定的车间。”据李伟良介绍,李安锐管理的车间已经连续多年返岗率100%,并且常年保持请假率最低、到勤率最高的纪录。每周,李安锐都会抓住晨会前的空档时间,跟他讨论员工的诉求和福利。在他这个公司管理层和“企业家代表”看来,李安锐看到的问题,真真切切代表了基层工人的需求。“他就生活和工作在普通民众之中,最能反映基层群众的心声,我们需要这样的代表,为基层的工人去呼喊。”李伟良说。
出发北京前,李安锐结合自己30多年的塑料行业经验,利用休息时间走访调研,完成了近2000字的建议材料——《关于加强对塑料食品包装材料安全保障的建议》。长年工作在车间,他还对工业错避峰用电深有感触:“车间集中在一个时段开工,对工人休息以及生产秩序都有一定的影响。”他认为发展新能源迫在眉睫,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支持温州打造全国新能源产能中心和应用示范城市的建议》,并收到了全国人大议案组“超前、参考性强”的回复。
用专业优势传民之所盼,李安锐代表做到了。
会后:
“四千”精神薪火相传
两会结束后,李安锐第一时间把两会精神传达到瑞安企业车间。
现场宣讲的一段话,上了3月16日央视《新闻联播》:“总书记专门讲了,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排忧解难。国家都有这么好的政策和方向,我们民营企业更应该专心致志搞发展。现在,高质量发展对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在技术创新、转型升级上面下功夫,走高质量发展路子。”
这也是李安锐内心最想表达的、最真挚的情感。
他说,当年,他离开老家四川,跨越千山万水来到瑞安,在这里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农民工成长为技术骨干,见证了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根本。“李强总理用‘四千’精神回答民营经济的发展问题,让我十分激动。”李安锐说,因为自身的人生经历,他对“四千”精神感同深受。“四千”精神在过去指导着企业与职工前行,也将继续成为民营企业的指路明灯。
如今在公司里的李安锐,有人喊他“大忙人”,有人喊他“李代表”,更多的还是喊他“李主任”。
而对于李安锐来说,一切都没有改变,他还是每天下车间、查机器,与工人聊聊天。
李安锐去开会的那几天,徒弟、注塑线长王凯旋积攒了许多问题:
“师傅,这里有个问题比较棘手!我们的汽车转子护套才8克,但是料头却有25.5克,要扔的比真正能用的产品还要重,有什么办法降低损耗吗?”
李安锐接过徒弟手里的模具说:“原来的进料口有6个角,如果变成3个角,底部是平整的,在机器上应该也能达到平衡,我们现在就去机器上试试!”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李安锐特别喜欢李强总理在记者会上的这句话,李安锐表示,他的出发点在车间,初心在车间,接下来的战场也在车间,他将重点解决系列原料浪费问题,并继续在机器换人、产品升级等方面做文章,提高生产效率。
对于从业5年的王凯旋来说,李安锐的专业技术几乎是天花板级别的,只要遇到问题,找他准没错。“师傅经常出去培训,即使自费的也会去,回来把技术分享给我们。”除了自身的提升,李安锐也特别关注工人们的职业发展,他经常鼓励年轻工人多关注行业信息、学习专业技能、多考取职业证书……
“向师傅看齐,踏实、认真、负责、钻研……说不定,我有一天也可以有出息,会得奖,也可以当代表呢!”王凯旋这句话,或许说出了许多工人的心声。
人物名片
今年55岁的李安锐来自四川安岳县。1988年,他跟着老乡来到瑞安,成为一家小型塑料厂的操作工。1998年,李安锐进入胜华波公司,从普通工人做起,后成为生产部副经理、注塑车间主任,获得“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称号,现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评论]
坚守平凡
成就不凡
■唐亦佳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从瑞安民营企业生产车间走出来的全国人大代表李安锐的人生经历,无疑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几十年如一日,在车间兢兢业业从事注塑工作的他,先是凭着优异的工作成绩,获得“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称号,又在今年3月,步入人民大会堂,以来自最基层的工人阶级代表的身份,光荣地参加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他的经历,给了我们无数在平凡岗位上奋斗的普通人启示和激励:只要坚守初心,不懈奋斗,哪怕是最平凡、最基层的工作,依然能够创造不凡的业绩,依然能够成就不凡的人生。
如果说奋斗能够让梦想开花,那么我们所处的这个伟大时代,则是让梦想得以扎根生长的沃土。李安锐能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离不开他自身的奋斗,更得益于时代的馈赠。正是因为这个伟大的时代,民营经济才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机会,给无数“李安锐们”实现梦想营造了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正是因为这个伟大的时代,来自最基层车间的代表才有机会走进人民大会堂,表达民意畅谈心声,生动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正是因为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成为不平凡、成就不平凡的机会。
这样伟大的新时代,属于我们每一个人。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我们的每一份工作,都连通着国家的未来,我们每个人也都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让我们像李安锐那样,用每一天、每一点平凡的努力,成就不平凡的自己,也成就不平凡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