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子颖 叶佩伦 蔡鹏程
去年年初《直击焦点》栏目记者曾对后垟闲置公园绿地和塘下镇碧桂园小区旁沿河公园的状况进行报道。一年后,记者回访时发现这两处公园现状截然不同。后垟闲置绿地经过综合整治后面貌焕然一新,而塘下镇碧桂园小区旁的沿河公园,仍是破败不堪,杂草丛生。为何这两个公园反差如此巨大,来关注记者调查。
后垟闲置公园绿地大变样,获群众点赞!
3月29日下午,记者来到玉海街道万松路和虹桥北路交叉口(市人民医院西首),原本闲置的公园绿地已经焕然一新。地面铺上了沥青,施划了非机动车停车泊位,电动自行车停放井然有序。
去年3月16日,《直击焦点》栏目报道了后垟停车场拆后杂草丛生、垃圾成堆,一直处于闲置状态的问题,引发市民广泛关注,也引起玉海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目前该处已经完成整治,建起了公园,并初步开放投入使用。
市民卢先生告诉记者,以前他都是把车停在医院大门前,很多电动车挤在一起,容易造成刮擦。现在有了这处非机动车停车场,停车难问题得到了缓解。“这个工程真好,现在停车方便多了!"卢先生说。
现场,记者注意到,一些车位上面还搭建了遮雨棚,不少车主表示,这一改造很贴心。市民杨女士说:“现在环境整洁多了,有了遮雨棚,下雨天车也不用淋雨了。”
据了解,万松路与虹桥北路路口环境整治工程占地面积1933.52平方米,能为周边群众提供270个非机动车泊位。项目于2022年10月启动建设,按照“合理布局、规范有序、便民利民”的原则,玉海街道办事处因地制宜,科学施策。
玉海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俊表示,医院周边的停车位十分紧张,特别是节假日,人流量很大。目前该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部分设施还未安装到位。考虑到市民对开放停车场的呼声强烈,在做好安全措施的前提下,先行开放部分符合条件的停车泊位供市民使用。
记者注意到,每个车位之间还设置了充电桩,但目前尚未通电。针对这一问题,李俊解释,周边居民区较为密集,原先建设时已预留电线线路,但没有合适的变压器接入。“目前已经联合相关部门实地踏勘,研究解决方案。技术层面上的困难现在已经基本协调好了,预计下周就会开始实施,争取早日通电,让大家放心使用。”他说。
接下来,玉海街道办事处将加强周边非机动车辆停放的管理,增设非机动车辆停放和引导标识等,及时引导市民规范停车,改善周边区域的市容秩序,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出行环境。
塘下荒废公园依旧煞风景,整改为何这么难?
市区后垟闲置公园绿地华丽变身,得到市民的肯定,而塘下镇一处沿河公园却依然大煞风景。2022年2月23日,《直击焦点》报道了塘下镇碧桂园天玺小区后面的新建公园无人管理,杂草丛生逐渐荒废的问题。节目播出后,引发市民广泛关注,然而一年过去了,这处荒废的公园却迟迟没有得到整改。
3月31日下午,记者同市民监督员一行来到位于塘下镇塘松路和轮船河交汇处的公园,放眼望去,公园内一片杂草丛生的景象,部分草皮已经枯萎,低矮的灌木丛也因为无人修整而杂乱无章。公园里有些道路已经开裂,存在不同程度破损。“受伤”的不仅是草坪和路面,记者注意到,公园沿河也没有安装护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附近居民都表示,这么一处沿河公园如此荒废,十分可惜。“我觉得这里没有利用好,荒废了。”刘先生说。
记者和市民监督员继续往里走,发现情况更加恶劣。空旷的场地上堆满了各种建筑垃圾,俨然一座“垃圾场”:一些旧铁架横七竖八地堆放着,废砖头、石块、沙袋等垃圾堆积如山。走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这些建筑垃圾来自周边小区。
距离市民监督员上次走访此地,已经过去一年多,当时相关负责人表示会进行整改,那么为什么公园还是这番荒废景象呢?“现在好像是没有人管理的状态,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介入进行整改。”市民监督员章宇波说。而市民监督员陈余志则表示,这是他第二次来到该处公园,去年实地勘察后他们已将问题反馈给部门,相关部门表示会尽快处理这些问题,但一年的时间过去了,仍没有动静。“是否部门存在交接的问题或者其他的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能给予解释。”陈余志说。
带着疑问,记者联系上塘下镇镇村办(市政办)负责人董肖丰,他就这一情况作出解释:该公园属于碧桂园工程项目的附带项目,是塘下镇政府委托碧桂园房开公司进行代建的。碧桂园天玺小区于2019年12月完成验收,但施工单位还没有将这处公园正式向塘下镇市政办进行移交,纳入市政管养。此外,塘下镇计划对该公园旁的河道进行清淤,目前已经立项,因此公园整改项目需要等河道清淤完成后才能实施。“因为清淤工程会影响到公园的一些绿化,所以当时市政办想等清淤工程结束以后,正式把它接收过来。”董肖丰说。
董肖丰表示,塘下镇市政办已确定清淤工程进度,接下来将尽快开展工作。“如果老百姓有期望整改的强烈要求,我们市政办先把它接收过来进行管养,至于后续的清淤工程等整治工程做了以后再进一步梳理。”董肖丰说。接下来,塘下镇市政办将同碧桂园房开公司进行沟通,争取早日解决问题,完善公园的各项设施。
[编后]
家门口就有公园,“推窗见绿、出门进园”是很多居民所期盼的。然而,这两处公园绿地一年之后截然不同的现状,让人不禁诧异,一边是在闲置地上新建公园,一边却是让好好的公园闲置荒废。提升人居环境,不应只是一句口号,需要这些“口袋公园”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的绿色公共空间。同时也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避免“建而不管”的事件再次发生。我们希望相关部门负起责任,能早日完成整治,期待公园能真正成为附近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