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江/文
他50年如一日,兢兢业业,长期奋斗在我国电力事业;他65岁高龄,经国务院特批再挑重担,全身心投入电力事业改革;他以敬业精神和卓然业绩,被评为全国电力工业先进生产者和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就是我国著名的电力专家王鉴三。
50年如一日,冒险抢修夜以继日
1950年,王鉴三从上海交大机械系毕业,被分配到东北电业管理局,从此踏上电力事业征程,与电力事业结下不解之缘。
从基层电站到掌管全国电力生产与调度管理的领导岗位,再到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他亲历我国电力工业改革和发展,曾先后赴30多个国家考察和学术交流。50年如一日,王鉴三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用自己的智慧和赤诚,执着地做一名播撒光明的使者。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美军飞机轰炸了丹东江边的水丰电厂,造成东北地区部分停电,东北人民政府迅速组织抢修。刚参加工作不久的王鉴三被抽调到电力紧急抢修组,冒着被敌机袭击危险,迅速抢修恢复发电,保证了电力供给。因工作表现突出,王鉴三被任命为东北电管局锅炉科科长,是当时该局最年轻的科长。
1954年,王鉴三奉命出任中国电力专家组组长,赴越南支援战后电力恢复和建设。专家组一到越南,立即冒着酷暑,着手恢复首都河内的发电,夜以继日,工作条件相当艰苦。任务接近尾声时,王鉴三累得吐血了,经检查患了肺结核。回国后,他被调到国家电力部工作。
当时,我国电力工业落后,全国发电能力仅150万千瓦。事业要发展,电力要先行。1972年,国务院派出首个电力考察组,赴日本、加拿大、瑞士等国考察。王鉴三等20名考察组成员历时4个月考察,开拓了眼界。然而他深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力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太多。
回国后,考察组提出报告,并达成共识: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想要发展电力工业,就必须学习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建设大电厂,采用大机组,发展高电压电网,采用自动化设施。在国家的重视下,我国电力工业迈上发展“快车道”,一跃成为世界的电力大国与强国。在此期间,王鉴三先后任电力部处长、司长等职,负责基层电力生产管理工作。因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基层实践经验,他做起管理工作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65岁高龄,国务院特批再挑重担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电力管理打破企业垄断,形成多家竞争局面。1988年,国务院决定组建直属的华能集团公司,以经营电力产业为主,以市场化模式率先进行电力体制改革的探索。时已近退休年龄的王鉴三,被国务院任命为华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他义不容辞地挑起重担。1994年,经国务院特批,65岁的王鉴三又出任华能集团公司副董事长。
在华能,王鉴三全身心地投入电力事业改革之中,他引以为豪的三项主要业绩也为业内人士津津乐道。
一是接管内蒙古伊敏露天煤矿,建立煤电联营公司,他出任第一任董事长。伊敏露天煤田储量大,但组煤货差,不宜远运。华能接管煤矿后,在煤矿边上建起电厂,通过皮带直接将煤炭传送到电厂发电,发电产生的灰渣运回煤矿回填,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疏干水作为电厂用水,体现了循环经济的理念。
二是开发中型水电。长江三峡等一批大水电工程是我国水电事业骨干,然而中型水电站开发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能起到拾遗补缺作用。1991年,在他主持下,华能打破旧模式,在四川、云南采取业主负责制、招投标制、监理制、流域梯级滚动开发模式,遵循“项目高起点、建设高速度、管理高水平、经济高效益”方针,在岷江等地开发中型水电,形成几百万千瓦规模,年收益近6亿元。
三是推动电厂提高自动化水平。水电厂实行梯级自动控制,“少人值班,无人值班”。四川全省山谷中10多个水电厂在成都市集中控制,大型火电厂则倡导机、炉、电集中控制。他还率先引进国外先进的计算机模拟培训装置,一改过去“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方式。现在培训装置已完全国产化。
情系故乡,加码温州电力供应
王鉴三出生于瑞安知识分子家庭,初高中均就读于瑞安中学。尽管长期在外地工作,对于家乡和母校仍一往情深。“拨乱反正”之时,瑞安政策落实办公室要发给他一笔不菲的老屋补偿款,他笑着谢绝:“我怎能拿家乡的钱啊!”
1984年7月,瑞安市召开振兴经济恳谈会;2006年10月,瑞中高中部创办人王超六铜像落成仪式及瑞中建校110周年庆典活动,他都积极参加,并为家乡和母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温州尚未并入国家电网,电力供应相当紧张。后来在王鉴三积极争取和努力协调下,根据国家发展电网方针,将温州电网纳入国家大电网,并在温州与瑞安电网之间架起高压输电线。他还主持确定了洞头海底电缆方案,也联结了国家电网,解决了海岛缺电、省电难题。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迅猛。2012年装机总容量达到10.6亿千瓦,居世界第二位,年发电量达4.8万亿千瓦时,居世界第一位。为此,王鉴三曾感慨不已:“我亲身经历了新中国电力事业由弱到强、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也见证了中国电力事业如今的辉煌,真的是人生一大幸事。”
2015年6月25日,为我国电力事业奋斗一生的王鉴三在北京逝世。爱乡者,乡人甚爱之。瓯越大地如今万家灯火、火树银花,富裕的电力为地方经济腾飞插上强健有力的双翼,人们将永远缅怀这位从飞云江畔走出的著名电力专家。
【人物名片】
王鉴三(1929—2015),瑞安人,1946年瑞安中学高中毕业,曾任国家电力部处长、司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副董事长,获全国电力工业先进生产者和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