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丹丹
行动敏捷、力大无穷、不知疲倦……智能产业的发展,让工业机器人走进工厂。它们堪称自动化车间里的“最强工人”,一手揽下脏活、累活、危险活,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莘塍街道东新工业区的温州揽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揽月科技”),只见各种不同功能的工业机器人“站”成一排。通过这些工业机器人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不少中小型企业得以降低人工及综合生产成本,实现“无人化”生产。
“脏活累活抢着干”
它们是工人“最佳拍档”
“呲呲”声响起,操作台前火花四溅……企业车间里,一台焊接机器人正按照设定的程序伸出焊接臂,快速把两个断面“缝合”起来,焊点均匀而平滑。
“它和人的手臂一样,有六轴关节,还有相当于肩膀、肘部和腕部的部位。工作人员只要输入指令,机器人便如一名巧手‘裁缝’,自动将钢板精准焊接到位。”揽月科技总经理管克良介绍,对电焊工人来说,这款焊接机器人就是“最佳拍档”,不仅“脏活累活抢着干”,还不会“喊”累。
不仅如此,机器人焊接好处多多。管克良介绍,如今,企业越来越难招到熟练的技术工人了。一大批80后、90后工人开始进入制造行业,他们往往不愿意长时间从事单一、无趣的重复性流水线工作。而焊接机器人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知疲倦”,它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不仅效率高,还可以在恶劣环境下替代人工,减少一半以上的人力。
“它能代替人工完成繁重、枯燥,或是高难度、高精度工作,还能最大程度避免焊接过程中出现的电弧不稳定、焊花飞溅大和气孔、焊缝粗细不均匀等缺陷。”管克良说。
电焊机器人只是揽月科技众多品类工业机器人的一种。目前,揽月科技主要自主研发生产多型号工业机器人及变位机、夹爪、工装夹具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汽摩配、箱包、阀门、机械制造等领域。
“手”“眼”并用
工业机器人有了智慧“双眸”
“做中小型企业能够用得起,用得上的机器人”是揽月科技成立的初衷。近两年来,揽月科技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及精准的自我定位,不断寻求突破,积极推进研发与应用。
对于工业机器人来说,重复作业并非难事,难的是面对一个无序的环境,这意味着它不能再依靠设定好的程序继续执行工作,而是需要对环境进行感知、分析,继而做出判断。去年,揽月科技联合专家团队,开发出一套3D视觉定位系统,解决了工业机器人无序抓取难题 。
“通过3D扫描,工业机器人就像长了眼睛,比如配件无序摆放在料框里,通过3D视觉识别定位,就可引导机器人自动完成上料。”管克良说,3D视觉定位系统赋予工业机器人智慧“双眸”,让工业机器人对摆放散乱、姿势各异的物体实现智能路径规划。
焊接、上下料、切割、打磨、喷涂、组装、搬运……如今,很多现代化工厂里的“脏活、累活、危险活”都可由机器人一手包揽。对此,管克良表示,为工业机器人造一个“大脑”并非易事。
以往,进口机器人凭借技术优势占据了国内机器人市场的半壁江山。为打破技术垄断,揽月科技联合高校自主研发减速机、伺服电机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解决制造中的难点、痛点。目前,该企业已研发出30余项实用新型及发明专利,机器人本体在温州的市场占有率超过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