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伟芳
据统计,截至6月12日,今年我市捐献全血者达6861人次,献血量达1872.7升,同比增长16.23%;捐献血小板达525人次(697.8个治疗量),同比增加25.12%。在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位又一位无偿献血者的无私付出,是一次又一次“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传播。
在今年第20个“6·14世界献血者日”到来之际,让我们走近3位默默付出的无偿献血者,倾听他们的心声。
黄雪融:影响儿子成“热血青年”的医护人员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黄雪融不仅自己带头献血,鼓励经自己疗治康复后的健康者献血,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的儿子也成为“热血青年”——无偿献血带头者。
“我第一次献血是1998年,那年我国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黄雪融回忆道,“我觉得献血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应该率先带头献血。当时家人知道我去献血后,挺担心的,其实没啥问题。”之后,黄雪融养成每隔一年半载献一次血的习惯,累计献血20多次,献血总量6800毫升。
“黄医生,我也成功献血了。”这是个别患者和黄雪融独特的打招呼方式。作为瑞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黄雪融会鼓励一些已恢复健康的曾经患者参加无偿献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参加无偿献血还能加强血液新陈代谢,有益身心健康。”黄雪融介绍,“一些偏胖、血脂高的患者献血往往不符合条件,这样反而倒逼他们积极参与锻炼。”
在黄雪融从小教育和耳濡目染下,她的儿子叶引傲在18岁成年后也成为“热血青年”。“2019年7月12日,我儿子在生日当天跑去献血,作为自己的成年礼物。我们都觉得很有意义。”黄雪融笑道。
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2020年2月,她和儿子路过市区大润发超市时,发现路边停着一辆献血车,上面写着O型和B型血告急。母子俩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去献血车上献了血。
而最近一次献血是在今年2月14日情人节,黄雪融又和儿子相约去明镜公园献血。如今,叶引傲顺利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学生士兵。“我儿子献血总量也达1800毫升了,精神可嘉,值得表扬哦。”黄雪融夸赞道。
阮威程:通过献血找到更多人生意义的“90后”
“这两年,我坚持运动,同时坚持两周捐献一次血小板。”“90后”阮威程真诚地说,“通过无偿献血能帮到陌生人,让我感受到生命存在的另一种意义。”
2010年,阮威程在大学期间第一次参加献血,之后中断了10年。2020年,参加单位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在等待抽血检测过程中,他看到有不少人因为指标不达标不能献血,本来他也是无所谓的态度。
在无偿献血成功的那一刻,他突然找到活着的更多意义,还主动询问下次献血时间,并期待那一天的早日来临。
为达到献血的要求,2021年1月,荒废锻炼10多年的阮威程,开始恢复运动了,几个月后,他的体重减少9公斤。为了弥补错过的10年时间,当得知每两周可以献一次血小板时,他又毅然加入捐献血小板行列。
目前,阮威程共献血40次,献血总量达14000毫升。其中,2022年,他就捐献血小板21次。
“我给自己定下每年献24次血小板的目标。”阮威程计划着,“按照正常节奏,两周尝试捐献一次血小板。如果体检能过关最好,不能过的话就督促自己加强作息规律,加强运动节奏,改善饮食习惯等。”
对于他参加无偿献血,父亲是支持的,但其他家人朋友不是很理解。“2021年,当我找到组织——瑞安热血志愿者服务队后,我更加坚信自己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是值得坚持、有意义的事。虽然大家来自各行各业,但都有着满腔热忱,愿意为陌生人,为瑞安供血系统做力所能及的小事。”阮威程坚定地说,他会一直坚持无偿献血,去帮助更多人。
对于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的情景,张益弟至今记忆犹新。那是2012年,在他申请入党期间,在一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学习中遇到无偿献血活动,尽管那时候他对献血一无所知,凭着一腔热血,在懵懂情况下,参与人生第一次无偿献血。
“因为一直怕针扎又怕痛,心里会有种莫名的紧张,但一想到能帮助别人,最终勇气还是战胜了紧张。”张益弟颇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隔了几年后,有一次在微信群,他无意中看到有个平阳人出了车祸急需用血的消息,热心肠的张益弟主动邀约2个朋友一起赶到温州,给患者无偿献血。可没想到由于血压有点高,他没能献血成功。“从那次经历后,我开始对无偿献血有一定了解,也体会到献血对于延续生命的重要性和深刻意义。”张益弟说。
之后,张益弟又参加几次无偿献血,但由于人有点胖,血压有点高,有时候没能成功献血,这让他很着急。听说通过运动,可以改善,于是,他参加跑步运动,整整坚持了3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坚持运动没多久,我的血压恢复正常,符合献血要求,我又可以帮助别人了。”张益弟特别开心。
2020年,张益弟成功转战捐献血小板,加快了献血频次,献血总量达8700毫升。“不算多的,累计还不到1万毫升呢。未来,不管是无偿献血还是运动,身体允许我就会一直坚持。”年过四十的张益弟认真地说。这是他对自己、对无偿献血许下的庄重承诺。
张益弟:边锻炼边献血的“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