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文静 通讯员 丁传统
他能文善武,学生时代登台参加温州武术比赛,还蝉联“校园十佳歌手”,用才华和能力,在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的道路上不懈努力;他是天生的“猎手”,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能够通过细微特征锁定犯罪嫌疑人,被同事誉为“逃犯克星”;他刻骨钻研,单兵作战凭借“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奋劲干出专项工作全省各县、市、区第一的成绩,打响在全省业务线上的知名度……他就是市公安局业务大队民警钟智邦。
因表现突出,钟智邦被公安部表彰为2022年度全国清风专项工作突出个人,2020年、 2022年温州公安机关专项打击工作突出个人,温州公安机关百年党建安保工作突出个人,2022年度瑞安市公安局综合警务“十佳标兵”,曾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受到个人嘉奖7次,多次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等荣誉称号。
“只要能多抓一个罪犯,再苦再累也值”
钟智邦从警的第一站是在基层派出所。在刑事打击和禁毒岗位上,他一干就是7年,逐步成长为重点派出所首批“90后组长”,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人员500多人。
刚参加公安工作不久,他就展现出过人的“追逃”本领。在一次追逃行动中,他发现一名职业为屠夫的在逃人员多次在凌晨时分驾车出现在湖岭山区一带。由于夜间视线模糊,同事均无法辨别车上人员,而他却毫不犹豫地说:“就是他!”随后,他分批带领同事对当地的屠宰场摸排并连夜蹲守在必经路口一周,最终围追堵截将其抓获。
然而,“猎手”并非一日炼成。钟智邦突出打击本领的背后,其实做了大量的工作,同事们总是看见他坚守在电脑前梳理分析。犯罪嫌疑人和在逃人员的背景信息,他早已烂熟于胸、入心入脑。他说:“只要能多抓住一个罪犯,再苦点累点,我都觉得值得。”
“我暗下决心,要尽最大努力打击贩毒”
在禁毒专班中,钟智邦继续发挥“猎手”特长,总能见微知著见叶知秋,侦破了一系列丢包贩毒案件,挖出了远在外地的贩毒团伙。
钟智邦通过对辖区吸毒人员长期经营,掌握了背后多个掌控多名马仔实现远程丢包贩毒的团伙。“我们跟踪的马仔大多选择半夜出门作案,视线差,基本看不清面容。” 钟智邦凭借惊人的记忆力和分辨力,在对马仔多次作案特征进行详细记录和研判,在收集到足够能佐证犯罪事实证据后,他带领同事蹲守在马仔经常出入的路口,在“猎物”出现的第一时间,凭着敏锐的观察力立马锁定嫌疑人将其抓获。
一个深夜,他与同事蹲守毒贩10余个小时,在抓获未果大家都垂头丧气驱车撤离途中,几名路人闪过。他立即叫停了车辆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人群,将毒贩牢牢按压在地上。自他参加禁毒工作以来,没有错抓过一名嫌疑人员,同事也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正是看到了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我暗下决心,要尽最大努力打击贩毒。 ”参加禁毒专班以来,钟智邦共打击犯罪嫌疑人50余人,查获毒品500余克。
“我想成为像父亲这样的人”
在同事眼里,钟智邦是“能文善武的阿sir”,从小就有着多方面的才华和兴趣。小学时,钟智邦只是好奇去参加了武术兴趣班,没想到教练“盯”上了这个好苗子,一学就是五年,还获得过温州少年组南拳第三名,学校文艺汇演上总有他表演武术的身影,赢得掌声和喝彩。初高中时期他特爱篮球,通过努力苦练被选入学校篮球队,飞驰在学校的赛场上。
钟智邦的父亲是一名法官,为人正气。父亲的办公室堆满了案件,工作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曾办理多起疑难案件。也正是赓续了父亲“奋斗基因”,他总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勇于担当干出优异的成绩。父亲热爱读书,在其书房里有各种书籍,小时候的钟智邦常常偷看父亲的文章,在父亲的影响下汲取文学营养不断成长,初中时钟智邦还获得过温州市概念作文一等奖。
“我想成为像父亲这样的人!”怀揣着当一名警察的梦想,他努力考上警院。当警院发了第一件警大衣,父亲将衣服披在自己的身上开玩笑说:“都是为人民服务,我穿也合身。”那一刻,他眼含热泪。因为身处特殊岗位,他现在很多工作都鲜为人知,但他背负着特殊职责使命,暗夜追光,用自己的背影守护着这个城市的良辰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