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1版:要闻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首批非遗学田野教学基地成立
瑞安木活字印刷基地入选

    本报讯(记者 林长凯 通讯员 林良爽)6月10日,正逢我国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首批五个非遗学田野教学基地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宣告成立,瑞安木活字印刷田野教学基地入选其中。这是记者昨日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获悉的。

    成立现场,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非遗中心与五个基地的合作方签署了合作协议。著名作家、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等为基地授牌。除瑞安木活字印刷田野教学基地外,还有西塘传统村落非遗田野教学基地、杨柳青年画田野教学基地、南通蓝印花布田野教学基地和天津皇会田野教学基地。

    据了解,非遗学田野教学基地建立之后将把非遗学的教研与非遗所在地的专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共同确定科研项目,在田野上找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还将把基地的科研项目作为教研课题,让学生全程参与,从而在田野实践中认知非遗的性质、特征与规律,学习非遗学的理论,掌握非遗学科研的方法,深入了解非遗的现实,关切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命运与发展,树立对非遗事业的责任感。

    瑞安木活字印刷术浙江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钏巧在田野教学基地现场演示捡字排版,鼓词传承人陈春兰应邀带来原汁原味的民间说唱。“瑞安木活字印刷术被授予田野教学基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既是荣誉也是责任。”王钏巧说,他们一定会履行好教学基地的相关任务,为我国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保驾护航;也希望老师同学们深入田野,和传承人打成一片,了解传承人的所思所想,帮助解决传承中的困难。

    据了解,2001年12月,东源村传承千年的木活字印刷术被发现,拉开了它震惊世界的序幕。2003年,我市东源村修建了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展示馆,展示馆内完整保存了27个木活字印刷版面和4万个字模。木活字印刷术分别于2008年成功申办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成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聚焦点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4版:最新闻
瑞安木活字印刷基地入选
深化数字赋能 激发民企活力
推动瑞安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市启动首个交通运输系统“安全隐患排查日”活动
21个项目登台路演亮成果
瑞安日报 要闻 00001 瑞安木活字印刷基地入选 2023-6-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