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徐以诺 记者 潘益慧)一波波顾客探店“撸猫”,一只只“萌宠”被出售领养,随着个性化消费的发展,“撸猫”“吸狗”正迅速成为人们日常交往的谈资,宠物经济迈入高速发展阶段。但在快速发展之下,宠物行业的违法违规行为也浮出水面。
近日,瑞安法院审理了一起出售无检疫合格证明宠物的买卖合同纠纷,判令卖方向买方返还货款,同时向相关职能部门发送司法建议,在瑞安范围内推动该类问题的整改。2022年9月,木某(化名)在瑞安市某宠物店购买了一只价格为3500元的金渐层小猫。当月,因小猫不断呕吐且未取得检疫合格证明,木某与宠物店老板协商退换小猫,不曾想遭到了拒绝。
“猫咪在新环境下有一点应激反应很正常,通过我们的观察,这只猫咪根本不存在健康问题,所以我们不可能退换!”老板蛮横无理的态度,使木某一气之下将宠物店和老板告上了法庭。
经办法官经审理后认为,原告向被告购买猫只,双方形成的买卖合同有效,被告在出售猫只前未申报检疫,未取得检疫合格证明,原告的诉讼请求合法,法院予以支持。由于被告没有为原告更换猫只的意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合同应予解除,遂判令被告向原告返还货款3500元。
解决个案是“治标”,解决个案背后的社会共性问题才是“治根”。为推进该类案件源头治理,瑞安法院向当地相关职能部门发送司法建议,督促引导市域内经营者自觉申报宠物检疫并在依法依规取得宠物检疫合格证明后再行销售。
相关职能部门在收到司法建议后,依法对瑞安市范围内的宠物店、宠物市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检查经营户55家,发现类似违规行为3起,已要求经营者立即改正,同时采取边执法边宣传的方式,全面开展《动物防疫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共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