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苏盈盈 通讯员 林佩)拆了一层还有一层,层层包装拆到心累;大大的礼盒,拆开一看,实物只是迷你版……在拆礼盒时,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月饼”过度包装问题曾广受社会关注,如今这股“奢靡风”又刮到了茶叶上。过度包装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又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近期,我市开展集中整治,向茶叶市场“过度奢华”说“不”!
今年6月开始,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等单位联合开展茶叶过度包装专项治理行动,坚决遏制茶叶过度包装现象,为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据了解,根据上级部署的《茶叶过度包装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响应,召开市场监管系统部署会并成立工作专班。连日来,该局各基层站所执法人员在辖区开展大排查、大走访活动,摸清茶叶生产企业、经营单位底数,向经营者宣传普及限制过度包装强制性标准有关要求,指导茶叶生产者严格落实强制性标准。
本次茶叶过度包装专项治理工作从今年6月开始,至2024年4月结束,分细化实施方案、落实宣贯和自查、开展集中整治等五个阶段。通过为期一年的专项治理行动,强化GB23350—2009/2021《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强制性标准宣贯和普法宣传,全市茶叶生产经营单位培训宣贯率实现100%。压实各类茶叶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规范茶叶生产销售及包装设计行为,全市茶叶生产企业100%建立包装档案管理制度,实现包装及标签标识批批自检、源头可溯、问题可查、责任可究。强化茶叶生产、销售及设计包装环节监管执法,实现市场存量不合格包装出清,打击曝光一批典型案例,有效治理过度包装等“痼症顽疾”,显著扭转茶叶过度包装乱象。
据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强制性标准,避免过度包装。生产经营者未遵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强制性标准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根据《实施方案》要求,下一步,各单位将立足本职,围绕推动国家强制标准宣贯,防范生产、流通、销售环节过度包装,规范和改进茶叶包装设计,强化行业管理与监管执法,构建和完善共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