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晓阳 陈浩)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推动下,数字化改造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瑞立集团作为中国商用车汽车制动系统最大集成供应商,通过车间智能化升级、加大技术改造投入等手段,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占领更大市场份额。
记者在瑞立集团塘下分公司智能化机加车间里看到,两条全自动生产线正有序运行,数个机械手臂按照设定好的系统指令,在7台加工机床之间闪转腾挪,抓取托盘和工件,完成产品加工。原本需要30多名工人完成的工序,如今在智能化机加车间里只需2名工人值守,不仅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还提升了产品的加工精度。
“因为机加车间的两条加工线都是全自动化的,因此自己的工作量也减轻了不少。”29岁的李仕林来自安徽省阜阳市,他和同事两人负责“自动间隙调整臂智能制造加工线”上所有设备的技术维护。“在传统的制造行业,都是靠人去操作设备和检测的,存在不确定因素,而通过智能制造项目的投入,所有的过程和制造偏差都在可控范围内。”瑞立集团总监王伟介绍。
据悉,瑞立集团塘下分公司的“年产200万只自动间隙调整臂智能制造技改项目”总投资3900多万元,通过车间制造执行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实现自动间隙调整臂整个设计生产过程的信息互联互通,提高生产管理效率,优化生产工艺流程。该项目投产后实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0%以上,产品不良率降低2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
王伟说:“投入了这个‘自动调整臂智能制造生产线’之后,对我们生产效率、质量控制、过程追溯、劳动强度等都有非常大的提升。”
据了解,自从投入智能制造项目后,瑞立集团产品优势明显提升,近年来,该集团大胆开拓国际市场,产品出口至北美、欧洲、中东、非洲、南美、亚太等地区的130多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