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财富榜
上一版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林瑞法:38年坚守38海里航线 温暖岛民回家路
北麂航拍图 苏立锁/摄

    ■记者 黄丽云

    38海里,这是瑞安市区到北麂岛的距离,进出岛全部依靠瑞安至北麂航线,而“瑞安北麂”号是这条航线上唯一的交通船。

    早潮开航、夕潮归航。38年来,北麂新乡贤、“瑞安北麂”号的船老大林瑞法,一直坚守航线。从16岁的懵懂少年到鬓角霜白的中年,他的身材体形在变,但那份责任心一直未变,将这条孤单航线铺成了岛民温暖的回家路。

    “船是我的第二个‘家’”

    祖孙三代共同守护航线

    6月28日6时30分,林瑞法带着记者早早来到停靠在瑞安港的“瑞安北麂”号上。每次出航前,他都要仔细检查货物摆放情况、各项仪器和零件的运行状态。随时关注天气变化也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

    “船是我的第二个‘家’,我在船上的时间甚至比在家的还多。”林瑞法边工作边对着记者说,一年有200多个航次,他对船上的一切很熟悉,但不管多熟悉,该有的检查一项都不能少,旅客坐上这条船,他就有责任把他们安全送到目的地。

    当日7时,客船启动,汽笛鸣响,人在船上觉得陆地开始向后退,而前进的船身慢慢隐藏在灼热的阳光中。离陆地近时多是滩涂,泥沙很多,此时海水因此总是呈现着不大漂亮的黄色,等船只越发驶离陆地,海水也越来越湛蓝起来。

    在船上,有前往北麂岛旅游的游客,也有不少回北麂岛的居民。“从小到大,我都是乘坐林家的客船往返瑞安城区的,已经几十年了。”北麂岛的居民陈先生说,从林瑞法的祖父到其父亲,再到林瑞法本人,祖孙三代人守护着航线,让岛民回家的路变得便利且温暖,大家都很感激。

    在船上摇摇晃晃两个半小时,大家顺利抵达这座远离尘嚣的北麂岛。客船停靠在北麂码头。跟着船上拥挤的人群踏上码头的石阶,两边贩卖海产品的渔民熟练地分拣着当日的收获,咸腥的气息扑鼻而来。

    据了解,林瑞法的祖父就是渔民,以前也常用渔船捎带岛上的居民。到了1980年,林瑞法的父亲等人成立了北麂运输队,岛上居民的出行,都由他们负责。

    1985年、1986年的北麂岛有1万多人在捕鱼,每天五六百人往返于航线,林瑞法也是从那时起跟随父亲学习开船。如今30多年过去,岛上居民逐渐搬离,北麂乡常住人口只剩下700余人。随着乘客减少,航线日渐“孤单”,但林瑞法却多年如一日坚守“船头”。

    “其实年轻的时候,我也想过外出打拼,最后是我的父亲把我留住。”林瑞法笑着说,“父亲说这件事情关乎岛上所有居民的生活及出行,不能轻易丢掉,让我一定要接他的班,而且还要做好。”

    “刮9级大风,我们的船也能开”

    新客船“瑞安北麂”号启航

    大家细看客船,可以在船身上看到“瑞安北麂”字样,这是一艘于2016年打造的新客船。

    为了群众出行更加便利、安全,2014年起,林瑞法东奔西走,访问了全国多地的设计院、造船厂。经过2年努力,他“打造”出了一艘规格更大、抗风等级更高、与航线更匹配的新客船——“瑞安北麂”号。

    “以前海上刮大风的时候,我们的船就开不了,群众出行经常受到影响。有时候岛上居民购买的肉、菜之类食物受出行影响都发臭了,更别说回家了。现在不一样了,就算是海上刮起9级大风,我们的船也能开。”常年漂在海上的林瑞法,对于自己的这个“新伙伴”很满意。

    他补充道,这艘船是根据北麂周边的海况、码头、靠泊、风力等情况来设计的,并且由于需要运输岛民生活必需品,设计船只时还考虑了合理装载货物的因素。

    据了解,“瑞安北麂”号每天跟随着潮汐的情况来确定出发时间,通常是清晨从瑞安出发,到达后稍作停留,上午或中午再从北麂岛回到瑞安,遇上恶劣天气时就会停航。大家可以提前在当地信息网站上查到当月每天船只大概的发船时间,船票只能在瑞安轮渡码头和北麂码头现场购买,每人130元,当地居民每人70元,身高1.2米至1.5米的儿童半价。船上有两种舱位,上舱是10人一间的包厢,下舱则是一排4人的座位,可以自由选择。

    “新客船的投用,不但提升了航线的安全性,也提升了载客数量和乘客的乘坐体验感。”林瑞法说,“瑞安北麂”号满载率达388人,环境干净,也为部分岛民解决了就业问题。船上共有10名工作人员,其中共有8个人是北麂岛上的居民。据统计,2016年以来,北麂岛累计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达3500多万元。

    “大船也有大船的烦恼,人力等各项成本支出比较高。”林瑞法说,眼下,随着岛民的减少,客船的经营状况已不如往昔,常有亏损。最少的一趟,船上只有8位客人,而船员的菜钱都要几百元。即便如此,林瑞法也从未动过停航念头。他说,这条客船是瑞安到北麂唯一的交通工具,船不开了,岛上的居民就回不了家,所以他必须要坚持下去。

    “能为岛民做一些事情,我很开心”

    投入400万元打造“瑞麂二号”

    近日,一艘危化品专用船靠泊北麂岛码头。这艘船上的600瓶燃气将解决岛上民宿和居民一段时间内的燃料问题。

    这艘危化品运输船是温州地区唯一的一艘,名叫“瑞麂二号”,是林瑞法为解决岛民的燃料使用问题专门申请打造的,总投入高达400万元。

    据了解,北麂乡本岛常住人口以老人为主,且子女少有在岛一起生活。北麂岛村民生活用火全部为罐装燃气,全年消费总量约1300罐。“之前岛上燃料的运输都是通过民用船,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林瑞法说。于是,为了让海岛民用瓶装燃气环境更规范安全,他千方百计跑审批,终于在2021年4月“瑞麂二号”正式起航。

    “能为家乡的岛民做一些事情,我很开心。”林瑞法说,“瑞麂二号”除了为北麂岛民供应燃气之外,也为洞头区、南麂岛等地供应燃气,同时,岛屿上若有项目在建,需要火药等危化品,也均会通过“瑞麂二号”来运输。

    据悉,眼下,“瑞麂二号”整体上的利用率偏低,为安全着想,也为节约开支,“瑞麂二号”上的船员已精简至3人,用最少的人去完成运营。

    除了利用率问题,“瑞麂二号”在运营中还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港口建设问题。“危化品专用船是不能和普通的客运船停靠在同一码头,但我市暂未建设危化品专用船专用码头,所以经常要避开客运船停靠的时间,期待专用码头能早日建成。”林瑞法说。

    作为一名新乡贤,林瑞法对北麂岛的建设发展非常关注。“实际上,北麂岛发展得越好,‘瑞安北麂’号的客流也就会越多,岛上居民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林瑞法憨笑说,现在旅客已经成为航线最重要的客源。

    在林瑞法看来,北麂海洋生态保护良好,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旅游资源是其发展的“金钥匙”。

    他期待着,越来越多的旅客乘坐“瑞安北麂”号,来到北麂岛,登上灯塔,迎着海风、听着海浪,迎接东海的第一缕阳光;也期待着民宿的开发,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旅客们与星星作伴,享受一段宁静悠闲的时光,也为海岛振兴注入新活力……

    【人物名片】

    林瑞法,1969年3月出生于北麂乡东联村,北麂乡新乡贤联谊会会员。38年来,他坚守瑞安城区至北麂乡的唯一航线,温暖了岛民的回家路,曾荣获第六届瑞安市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最美温州人”、“最美温州人·温州好人”、瑞安市港航系统2020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度北麂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和美莘塍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4版:财富榜
林瑞法:38年坚守38海里航线 温暖岛民回家路
瑞安日报 财富榜 00004 林瑞法:38年坚守38海里航线 温暖岛民回家路 2023-7-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