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蔬果飘香·共富工坊:
烟火气里创“共富”
蔬果飘香·共富工坊内部
共富摊位

    本报讯(记者 吴戌慧 通讯员 章立早/文 特约记者 徐洪娒/图)每天16时许,家住塘下镇陈宅社区的程玲花出门步行百米便完成身份转换——从闲赋妇女变身为“卖菜行家”,在塘下中心菜市场从傍晚卖菜至次日凌晨。虽然通宵达旦,她却乐呵呵地表示自己的钱包又“鼓”了一些。

    程玲花今年48岁,来自温州文成县,居住在陈宅社区已有10余年。“白天在地里摘菜,下午跟伙计们一起推车来市场卖菜,赚些钱补贴家用。”程玲花一边拿着蒲扇为蔬菜扇风,一边介绍道,她和同乡们共同租用了陈宅社区的数十亩农田,种些瓜果、蔬菜进行售卖,生意好时一天可以有近1000元收入。“以前我们风里来雨里去的,在老陈宅农贸市场门口或者路边临时摆摊,生意不稳定,蔬菜卖不掉只能烂掉倒掉,哪有这么好的地方给我们卖菜,现在只需要交点卫生费,顾客也多,日子好过多了。”程玲花露出朴实的笑容感慨道。

    据了解,塘下中心菜市场由原陈宅社区农贸市场搬迁改造而来,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凭借“硬件”和“软件”的双向提档升级,成为一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农贸市场,价优货好吸引了塘下及周边镇街居民前来选购。

    去年,在塘下镇党委牵头下,塘下中心菜市场依托党建联建机制,立足位置优、人流量大的优势,挖掘自身资源成立“蔬果飘香·共富工坊”,并通过改造市场东、南两侧停车场约4000多平方米,集中提供80余个免费“共富摊位”,吸纳周边更多低收入农户实现自产自销,预计每人每年增收7至8万元以上。

    “来看一看,自家种的蔬菜,早晨刚摘的,保证新鲜”“快来买呀,卖完剩下的,收摊回家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记者看到一个个“共富摊位”一字排开,新鲜的蔬菜码放整齐,叫卖声不停,吆喝声不止,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走进工坊内部,只见地面干爽整洁、区域划分明了、物品摆放整齐、诚信标语显眼,市民在这里买菜就像逛商场。陈宅社区居民陈志良夫妻把猪肉店开进了这个“商场”。“现在卖猪肉像上班族一样到点儿来开市,晚上统一关门,这种稳定的生活在以前是不敢想的。”陈志良尝到了“共富”的甜头,他说,新市场建得漂亮,采光好,有中央空调,还有停车场,搬新后店里不仅没有流失老顾客,还多了不少新顾客。据了解,两夫妻平均每天可以售卖五六百斤猪肉,年收入可达三四十万元。

    像程玲花和陈志良夫妻这样受益的村居民还有很多。据悉,“蔬果飘香·共富工坊”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共同富裕新路径,以促进农村留守劳动力和低收入农户就近就业为目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鼓起“钱袋子”,借此更加有力地服务保障民生,走好共同富裕之路。特别是根据周边低收入群体需求提供“家门口”多元化的就业岗位,设立了保安、管理员、保洁员等岗位,既能匹配农贸市场的长期就业需求,还为周边村居民提供了灵活机动的工作机会。目前该工坊为辖区村居民提供就业岗位426个,累计吸纳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98人、留守妇女33人。

    “一蔬一饭安为先,烟火气里创‘共富’。”塘下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还积极探索“党建+市场”管理模式,在塘下中心菜市场组织开展“党员示范岗”活动并确定了第一批“党员示范经营户”,确保其有效发挥基层“桥头堡”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为引领,促市场和谐、健康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最新闻
塘下一家企业办起暑期托管班
烟火气里创“共富”
汀田“微改精提”提升城镇品质
高温“烤”验下
他们为花卉草木“解渴”
桐浦镇老年运动会助力老年友好城市创建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2 烟火气里创“共富” 2023-7-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