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蔡自祥 实习生 张弘明)老人在空地上跳着广场舞,青年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孩子们在滑梯上嬉戏玩闹……这样幸福的场景每天在南滨街道阁一村的大桥下上演。经过七年的治理,大桥下曾经的“烂泥地”,如今变身网红打卡点。
夜幕降临,南滨街道阁一村的大桥下灯火通明,村民们在这里慢跑、健身、跳舞、打球,俨然是一个热闹的运动场。
据悉,这个场所是温州绕城高速工程经过阁一村形成的桥下空间。从2016年开始,阁一村村“两委”就带头对桥下空间进行整理,原来的一片烂泥地经过平整、绿化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阁一村桥下治理工程可利用面积为6300平方米,总投资250万余元,内部改造为篮球场、羽毛球场、塑胶跑道、绿化带、百姓书屋、爱心驿站、群众点歌台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休闲场所,同时配备停车场。村干部介绍,主体改造完成后,他们还在不断更新配套设施,去年新建了一条400多米的木栈道,还建设了3亩的共享菜园。“我们对这块空间陆续进行改造,最后一个工程是我们在40多个桥墩上画出二十四节气,让年轻人了解传统节气文化。”阁一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实说。
桥下空间不惧风雨,成了村民们娱乐休闲的好去处。一到晚上,这里就变得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村民孙玲丽说,除了娱乐休闲,这里还是个学习的好地方,她每天会到这里来。不管是运动健身,还是学习器乐,在桥下都能找到热心的“老师”。
有了阁一村的样板示范,周边许多村也有了整治桥下空间的想法。如今在南滨街道,许多村居通过充分利用桥下空间,用“绣花”的功夫盘活桥下闲置资源,为群众提供更多高品质运动空间,让群众一出家门就有环境优美、安全舒适的健身场地,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