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洵煜 项颖
今年1至6月,瑞安完成低效工业用地整治1261亩,完成率70.06%,居温州各县(市、区)第二;老旧工业区拆除661.4亩,完成率73.49%,居温州各县(市、区)第一;拆后供地138亩,完成率19.74%,居温州各县(市、区)第四;拆后开工建设面积73万平方米,完成率81.14%,居温州各县(市、区)第二。
这是记者近日从市经信局获悉的我市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半年度成绩单”。
自2019年我市吹响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的号角以来,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大力推进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瑞安行动,深入践行“腾笼换鸟 凤凰涅槃”攻坚行动,从党委、政府到社会形成强烈共识,向“存量土地”要“发展增量”,打开了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格局,拉开了新一轮产城空间优化的序幕,形成沙场赛马、相互竞跑的生动局面,老旧工业区迎来璀璨重生。
据悉,2023年,我市15个镇街共谋划老旧工业区改造项目60个,计划拆除面积1275亩,拆后重新供地面积922亩,新开工建设面积171万平方米,分别为温州下达任务数的142%、132%和190%。
谋局之“远”——
“一张地图”+ “一个政策”
科学谋划,方能挺起产业“脊梁”,落实产业布局。
我市深入排摸全市老旧工业区情况,充分了解环境容量、企业现状、产业布局及企业改造意愿和诉求,整理地企数据、归集适配内业数据等,详细绘制“分布图”,动态更新、实时管理,精心绘就老旧工业区转型新图景。
目前,已入户调查排摸老旧工业区改造项目34个、面积6940亩,排摸工业用地6557宗、面积4.2万亩。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以《温州市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为基础,结合区域实际,科学制定《瑞安市支持老旧工业区(点) 改造政策》,出台12项极具“含金量”的支持政策,为各镇街老旧工业区改造“加码”。
对老旧工业区连片改造项目,给予贷款利率50%、最高200万元的贴息补助;对连片拆改力度大的镇街,老旧工业区改造涉及土地出让收益部分,市级财政不参与分成,全部返还给镇街;对企业新增建筑面积,给予每平方米最高28元的资金奖励。
聚力之“深”——
“一套班子”+“捆绑机制”
瑞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工作,全市上下合力攻坚,掀起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的热潮。
市级层面,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多次率队赴各个老旧工业区改造现场调研指导,建立主要领导“双月一推进”“一月一调度”、分管领导“半月一协调”的闭环管理机制。
部门层面,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督查室、市经信局等联合开展“一月一督查”;资规、住建等部门落实责任包干制度,分块提供业务指导、负责问题化解;涉及拆、建职能交叉的,部门与镇街捆绑考核,一体同责。
镇街层面,建立“一园区一专班”专人负责制,重点团块由市领导挂钩联系。
专班层面,抽调经信、资规、住建等部门业务骨干组建工作专班,实行实体化运作。建立“问题一周一汇总、进展半月一通报、成效一月一排名”工作机制,开展考绩考核、滞后约谈、典型表态发言、骏马(蜗牛)奖评选,营造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高压态势。
疾驰之“稳”——
“一园一策”+“赛马比拼”
基于每个镇街的产业性质不同、改造基础不同,我市创新方式,为各个园区量身定制“一园一策”个性化建设方案和改造计划。同时,建立比拼机制,结合实地督导,创新点位进度督促办法,分镇街通报低效工业用地整治进度,除老旧工业区拆除面积、拆后供地、拆后开工数据外,还将18个重点连片改造区块,细化生成企业调查、改造方案、企业签约等12条节点赛道,形成镇街相互学习、相互竞跑的“沙场赛马”局面,把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作为锤炼干部的“主战场”。
经过几年的探索,各镇街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从一开始的“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基本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升级改造模式。改造过程中,还涌现出了仙降、云周、平阳坑、莘塍等老旧工业区改造“标兵镇(街)”。
仙降街道率全市之先提出“以全域老工业区改造撬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目前已启动胶鞋产业基地老工业区、蒋岙-金山老工业区、埭头老工业区等3个老工业园区改造项目。胶鞋产业基地老工业区改造项目采用“政府引导的多主体共建共享”改造模式,目前多个项目已开工;蒋岙-金山老工业区采用“政府主导、综合整治、系统重塑”改造模式,目前已拆除120亩;埭头老工业区采取“政府主导、空间重构、政村企联动”改造模式,预计最快今年8月底前完成。
云周街道杏里村工业产业园分为两期。一期占地24亩,共五幢五层,于去年投产。项目总投资1.2亿元,目前有5家“小升规”企业入驻。去年投产后增加工业销售产值1.04亿元;二期占地26亩,共五幢六层,计划总投资额2.58亿元,目前引入5家“小升规”培育企业。
平阳坑镇原钾氮肥(合成氨)工业点位于平阳坑中学南侧,总面积约92亩,总投资约1.8亿元。一期面积约50亩、总投资约0.6亿元,新增建筑面积约2.45万平方米,已于2023年2月投产,目前已引入工业企业5家。二期规划面积约42亩、总投资约1.2亿元,计划新开工建设31477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和员工宿舍,预计今年10月开工建设。
莘塍富周工业点位于莘塍街道东新工业区,占地 225 亩,涉及企业用地140亩。目前已启动一期工程,涉及企业11家,改造范围约52.6亩,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计划2025年12月竣工,平均容积率预计由1.2以下提升至4.6。改造后的主导产业为轻工鞋业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达产后预计新增产值7亿元、创税收4000万元以上。
汀田街道联胜村工业点位于联胜村工业区,占地面积约87亩,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涉及企业、加工作坊、个体经营户22家。改造后的主导产业为高新科技产业,已确定引入起迪科技年产10万台消费级3D打印设备项目、浙江名都鞋业有限公司,改造后预计整体容积率由0.7提升至2.5以上。
马屿镇九甲工业点位于马屿镇集镇西大门,九甲村东至皋翔路、西至石牌河、南至利民路、北至三马西路,拟改造提升用地面积115.8亩,总建筑面积6.08万平方米,涉及21家企业、104间民房。园区改造后,平均容积率由0.79提升至2.5,主导产业为高端装备制造及时尚轻工产业,预计亩均销售产值达到600万元以上,亩均税收达到25万元以上。
南滨街道林北村八达路工业点位于林垟社区北入口,改造范围东至现状农田、八达路、南至现状道路,西至河流,北至林北村界线,总用地面积359.7亩,内有企业71家,改造后预计亩均产值由200万元以下提升至800万元,建成后工业产值约15亿元。
塘下镇前池工业点拟选址于瑞安市国际汽摩配产业基地(东区)范围内,地块位于前池路南北两侧,改造面积约 150 亩,涉及企业30余家,拆迁住宅约 108 间。改造后,新建建筑面积约32.34万平方米,容积率由1.0提升至3.0。
潘岱街道七国垟工业园区位于老瑞枫公路以西、飞云江以东、万隆路以北、金安车辆检测站以南范围,规划改造用地面积约100亩,涉及5宗地块,14处工业厂房。
瑞安东新产城老旧工业园区位于汀田街道,西临东新路,北临塘下“万亩千亿”汽车零部件平台,东临凤锦路,南靠科创园,总用地面积约153亩,建成包括工业产房、办公研发楼及相关配套设施,主导产业为时尚轻工产业和汽摩配产业。目前小微园一期已投用,二期等待竣工验收。
家乐家居汽车智配科技园位于瑞安市北工业区凤都一路,东靠罗凤工业区,南临瑞安市南外环,占地面积60亩,新建标准厂房8栋和宿舍楼1栋,总建筑面积11.99万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9.8平方米,容积率由原先1.07增加至3.0。项目完成后,主要引进生产汽车配件及相关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预计新增年销售收入4亿元。
记者手记
老旧工业区的璀璨重生是瑞安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它展示了瑞安的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让瑞安焕发出新的活力,让居民在新颖的设计和便利的设施中享受现代生活的便捷,也带动了周边区域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开发,促进经济繁荣……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瑞安会有越来越多的老旧工业区迎来璀璨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