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戌慧
在上望街道薛后村兴中一巷,79岁老人陈奎法家里的一块“爱国拥军好家庭”木匾上七个大字熠熠生辉,夺人眼目,仿佛在无声地讲述着这家人三代从戎,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报国佳话。
陈奎法陈老于1962年参军入伍,曾在陆军部队服役7年,服役期间兢兢业业,退役回来后担任了村里的民兵连长;其儿子陈进余于1991年在驻广西某部服役,1996年前往西藏成为一名边防军人;今年,他的孙女陈姝祎接过从军报国的“接力棒”,从北京大学光荣入伍,书写三代人的爱国从军之志,传承参军报国的优良家风。
祖孙三代投身军营,绿色军营的“接力棒”传承了61个春秋。近日,记者走近陈奎法一家,聆听一家三代人情系军营、矢志报国的故事。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
子承父志:瑞安小伙寻梦军旅
今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当天,市人武部、退役军人事务局和上望街道人武部联合开展“八一”走访慰问,来到上望街道为陈老一家送去“爱国拥军好家庭”牌匾和节日的诚挚问候,传达党组织的关怀和慰问。
“谢谢党和政府给我们的关爱、荣誉和待遇。”陈老高兴地说,随后,他向众人传递喜讯,“今天,孙女也从新兵连传来了下连的消息,即将奔赴中部战区某集团军下属连队,是我们全家人的荣耀……”
陈老今年79岁,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军人风骨仍在,脸庞上镌刻着军人的刚毅与果敢。陈老于1962年参军入伍,当时,我国正面临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一次全军性紧急战备。“这件事过去整整60年了,关于战备的很多往事仍然历历在目、刻骨铭心。”陈老说,当年任务艰巨,他不曾懈怠分毫,时刻准备投入战斗。在火力排服役期间,他总想着如果上了战场,自己一定要冲在最前面。当兵7年,他年年被评为“五好战士”。
退伍返乡后,陈老仍不忘为家乡做贡献,先后担任薛后村的民兵连长、村长等。扎根基层二十载,他充分发挥“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志”的军人本色,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平凡岗位上当好“服务兵”和“知心人”,用实干、苦干赢得群众好口碑。“因为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陈老坚定地说。
陈老所言源于家喻户晓的军旅歌曲《我是一个兵》,这首歌的歌词,陈进余和陈姝祎也同样脱口而出。陈进余说,一家三代人听着同一首歌长大,也听着同一首歌步入军营。他回忆道,小时候,自己常坐在父亲的肩头听、唱《我是一个兵》。听着、唱着,在18岁高中毕业那年,他怀揣着军旅梦想选择参军入伍,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考上武汉空军雷达学院(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1996年正值陈进余军校毕业,一次机缘巧合,他聆听了关于甘巴拉英雄雷达站的巡回演讲,感触颇深,便毅然决定奔赴西藏,登上雪域高原,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这个神秘而又庄严的地方。
第一次进藏,这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就给陈进余一个“下马威”——一上山,高原反应立即袭来,头疼胸闷,恶心呕吐。几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还在部队医院待了整整20多天。“坚持!”这是陈进余对自己说过最多的一句话,而后的16年,他凭着这股毅力用青春守护着西藏,把大部分的军旅时光留在了雪域。服役期间,陈进余曾荣立2次个人三等功。
“去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虎父无犬女:二次应征续写荣光
“清晨,伴着朝阳列队出操;傍晚,身披晚霞结束一天的训练——小时候,爷爷和父亲口中经常描述的画面,如今成为我的生活日常。”如愿成为家中第三代军人的陈姝祎说道。
爷爷和父亲的参军故事,从小就在陈姝祎心底埋下了一颗当兵的“种子”。今年,正在北京大学就读法学的陈姝祎被一则征兵宣传打动,心中“不爱红装爱武装”的熊熊烈火又一次被点燃。“谁说军营只能是好男儿的淬炼场,柔肩也能撑起半边天,我们为你感到骄傲!”陈姝祎把想参军的打算告诉家人,爷爷和父亲高兴地合不拢嘴,双双为她竖起大拇指。
这是陈姝祎第二次报名应征。此前,她因体重超标未能如愿。在制订了严格的体能训练计划后,陈姝祎体重终于达标,并在今年3月携笔从戎,如愿踏入军营。在役前教育训练期间,她瞒着家人,郑重提交了《艰苦地区部队服役申请书》,申请前往边疆艰苦地区部队服役。母亲不舍,但像曾经理解丈夫一样支持女儿的决定。
问及为何选择去一个条件更艰苦的地方?“小时候跟着母亲去西藏探亲,父亲退役后全家人在四川成都定居,后来又前往天津、北京求学,我的成长之路跨过祖国各地。”陈姝祎坦言,她非常感恩时代与社会带来的机遇,参军到边防无疑是她认为回报社会最好的方式。
近年来,陈姝祎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尽自己的力量帮助身边的人:18岁那年,她跟随父亲一同志愿献血;去年,她参加“爱心万里行”活动,赴山西长治农村义务支教,成为孩子们欢迎的“太阳老师”。
“这就是我最想要的青春,是自己无悔的选择!”陈姝祎说,也许边疆高寒缺氧、充满荆棘,但她知道,当兵报效祖国就是要去最艰苦的地方,去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能和爷爷、父亲一样当兵报国是我们家的优良传统,我一定不负使命,好好融入到部队这所大学校里,苦练本领,提高业务技能,为国家和我们家庭争取更大荣誉!”如今,陈姝祎已是中部战区某集团军的一名通信兵,她的军旅故事从此刻开始书写。
一身铮铮骨、三代军旅情。陈奎法一家三代人接力从军,为祖国奉献无悔青春,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