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钱枫枫 通讯员 郑超凡 陈力成)8月9日上午,有群众结伴来到集云山水库,无视水库四周放置的多处“禁止下水”“水深危险”警示牌,依然不管不顾准备下水游泳。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当他们靠近堤坝“电子警戒线”时,已经被水库边的“水域电子哨兵”锁定。经过人工研判,两分钟后,“机器视觉中心”将预警信息实时推送至市水利局处置系统。收到预警信息后,市水利局工作人员立即赶到现场,成功劝离3名群众。
这得益于我市率温州之先启动建设的“防溺水”AI智能预警系统。该系统于8月4日正式投用,开启我市防溺水“安全智能模式”。
今年7月,市大数据管理中心联合市水利局,启动山塘水库“防溺水”数字化赋能行动,将全市27个水库、26个山塘周围的76个摄像头接入“机器视觉中心”平台,多次调试设备接入功能和平台预警功能。目前,AI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实时预警、人工研判等功能和机制使用顺畅。
“我们将市水利局主管的山塘水库周边的摄像头都接入了‘机器视觉中心’平台,并在沿线堤坝划出‘电子警戒线’,当人员越过‘电子警戒线’时,该平台通过‘人员入侵’AI算法判定其有涉水危险。”市大数据管理中心规划发展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联合市水利局建立了事件研判、闭环处理工作专班,通过专业化处置队伍对机器视觉发现的预警事件进行二次人工研判,两三分钟就能完成推送、处置复核结果,提高事件预警的准确度。对需处置的预警事件,通过浙政钉小程序打造事件接收、派发、处置闭环。
据悉,投用至今,“防溺水”AI智能预警系统已处置预警事件17条,劝离在山塘、水库周围钓鱼、游泳等群众4批次共20余人。
同时,根据“机器视觉中心”平台统计的预警事件分布情况,对预警事件高发的集云山、十八亩、洪地等5处山塘水库,市水利局还加强工作人员巡查频次及宣传劝导力度,力争重点山塘水库安全事件“零发生”。
下一步,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和市水利局将联合全市有需求的乡镇街,谋划把属地辖区内危险水域的摄像头及附近可使用的播音喇叭接入“机器视觉中心”“物联感智中心”平台,增加现场语音劝离功能,共同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