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持续打赢蓝天保卫战
今年1至8月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位列温州第一
林垟水乡
执法人员检查(VOCs)治理设施
执法人员查看在线监测数据

    ■记者 陈异俗 通讯员 陈海东

    初秋时节,瑞安的天空依旧是“蓝白CP”的主场。尤其是雨后,天空更加清澈通透,家住安阳街道塘河边的苏女士总是忍不住在微信朋友圈晒图,秀一秀那让人骄傲的“蓝白CP”。

    据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8月31日,瑞安PM2.5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PM10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气天数242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59%,与泰顺、文成两地并列温州各县(市、区)第一。作为我省重要的现代工贸城市,瑞安取得这份成绩实属不易。近年来,温州市生态环境局瑞安分局(以下简称“瑞安分局”)立足实际,创新举措,打出一套末端治理、源头控制、人技共防的“组合拳”,全力推动瑞安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末端治理“动真格”

    守牢生态红线环保底线

    9月13日,在安固集团有限公司,环保设施工作人员郑伟正在对升级后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设施(也叫“废气处理设施”)进行日常巡查。“设备升级后,不仅废气处理能力提升,巡查工作都变得简单了。”郑伟介绍,原设备采取“喷淋降温+UV光氧催化+活性炭吸附”的处理方式,UV光氧催化设备时常出故障且不易被发现,运维成本大。如今,新设备采取“喷淋降温+预处理+高碘值活性炭吸附”处理方式,活性炭填充量由原来400kg提升至1300kg,治污效果更好,而且设备故障率减少,每年的运维费用至少降了2万元左右。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形成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提出加快VOCs排放综合整治,VOCs排放总量下降10%以上的任务目标。新形势下的蓝天保卫战,需要全面深化VOCs综合治理,推动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涉VOCs低效治理设施升级改造是深化VOCs综合治理的重点工作。瑞安工业经济发达,涉VOCs企业众多,不少企业使用的废气治理设施存在处理效率不高或运行不规范、维护不当等问题,大大影响了VOCs污染防治效果。今年以来,瑞安分局多措并举,对全市涉VOCs企业治理设施开展“地毯式”排查,并逐一登记入册,建立涉VOCs治理设施企业名录库,同时根据排查结果实施分级管控,逐步推进辖区涉VOCs治理低效设施升级改造提升行动。

    为帮助企业解决整治提升中的困难,该分局还委托第三方机构组成技术指导组,深入企业,针对企业生产工序实际、大气污染防治设施情况,量身定制提升方案,帮助企业解决改造难题,补齐大气污染防治短板。据统计,截至8月底,全市首批874家简易低效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企业完成改造提升。

    源头控制显成效

    企业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生意好的时候,我们车间每个月要喷涂近1万套减速器,工作量大。之前总担心身体会受影响,如今企业采用水性涂料后,喷涂过程产生的雾小了,味儿也淡了,工作环境更加安全,安心多了。”在浙江通力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喷漆车间从事喷漆工作13年的老员工董象锡,见证了企业探索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的全过程。

    推行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工作,是实现VOCs源头减排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瑞安分局坚持源头减排防治理念,为企业算好“发展账”,从重点行业协会、龙头引领企业入手,结合我市产业特色,鼓励、引导企业开展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工作,通过使用VOCs含量较低或无溶剂涂料、油墨等,从源头上降低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 助力企业绿色发展。

    浙江通力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市首批探索推行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的企业,年均生产减速器约9万套,一年需要消耗约40吨表面涂料。自实行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企业油性涂料全部替换成更加环保的水性涂料,企业生产更加环保,车间环境大大提升,员工更加安心。按照现有政策,采用低挥发性原辅材料并满足有关规定的还可免于上废气治理设施,企业环保成本有所降低。

    温州市生态环境局瑞安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周挺亮介绍,我市不少工业企业现在使用的挥发性原辅材料其实都可以用更环保的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例如比较常见的“油改水”方式,不仅能有效降低企业治理的耗能和管理成本,同时也是企业绿色发展的必经之路。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有55家企业完成低VOCs原辅材料源头替代,主要涉及印刷包装、工业涂装、制鞋等行业。

    为深入推进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工作,巩固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成效,该分局强化“回头看”加强对相关产品生产、销售、使用环节VOCs含量限值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争VOCs原辅材料替代工作落细落实,切实巩固整治成效,有效降低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水平,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科技赋能添活力

    环境监管由“人防”转“人技共防”

    “这家企业又出现污染防治设施工况运行异常,把近期的数据调出来分析下,极有可能存在环保设施未开等违法行为。”这是瑞安分局监控中心日常督导检查中的常见一幕,工作人员利用线上企业工况用电监控管理平台,让执法检查更加精准高效。

    我市涉气企业数量大且分散、规模参差不齐,一直是生态环境监管工作的棘手问题。近年来,我市生态环境部门不断向科技化、信息化要战斗力,全面推进企业工况用电监控应用,对企业的生产设施和污染防治设施开启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促进生态环境监管从“人防”向“技防”转变,实现监督与服务并重。如今,企业工况用电监控管理平台已成为非现场执法参考依据,实现发现问题精准、执法取证精准、数据分析精准和帮扶解困到位。

    日前,该监控平台显示,莘塍街道某制鞋企业处于生产状态,配套的污染防治设施持续显示异常。属地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接到信息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调查取证,发现该企业污染防治设施未开启,该违法行为被立案查处。

    “工况用电监控系统的应用,让废气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等违法行为无所遁形,也提升了企业的环保主体责任意识。”瑞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负责人也可以通过工况用电监控平台的企业端查看自己的环保设施运行情况,避免出现因为疏忽忘记开启设施的情况,降低违法风险。目前,全市已有623家企业安装工况用电监控设施。今年上半年,该平台通过数据巡检发现3家企业存在违法行为,涉事企业已被立案查处。

    为进一步精准把控企业排污情况,实时监控、无缝监管,该分局还在全市91家企业安装了110套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对企业污染物浓度情况实行24小时监测,做到“上小时超标、下小时调度”,督促企业自我重视环保工作,确保环保设施运行正常、排放达标。上半年,已累计跟进解决问题330余个。

    今年以来,瑞安分局依托全市10个空气自动监测站,联动住建、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构建“技防+人防”联合执法模式,通过网格化人员排查,无人机、走航监测等科技手段抽查和空间自动监测站的24小时不间断监控,精准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反馈,形成工作闭环。

    与此同时,该分局通过“三严”行动(即严查“车”、严管“械”、严检“油”行动),对重点管控区域内加油站、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等大气污染源实施精细化管控,科学有效应对移动源污染风险。今年以来,已检测柴油车辆195辆,移交交警3辆;重点区域内在建工地和混凝土公司等柴油车“大户”企业开展专项入户检测,累计检测柴油车129辆;检测非道路移动机械144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最新闻
今年1至8月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位列温州第一
飞云街道精彩迎亚运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2 今年1至8月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位列温州第一 2023-9-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