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峰连绵的瑞安西太山山脉北段,有一座海拔633米的万盘尖山,在它的西面半山腰处,有一个高2米、宽1.5米、深近1000米的山洞,当地人称“黄九娘洞”。民间传说,洞中住着一只千年精怪黄鼠狼,当地还流传着一个杨文广破黄九娘洞的民间故事。
和许多民间故事的开头一样。很久很久以前,在离瑞安约15海里的东海洋面一座无人小岛上,一只母黄鼠狼一胎生了9只小崽。没多久,8只公的陆续死去,唯独一只母的长得又快又壮,金黄色毛发覆盖着它全身,憨态可掬。光阴似箭,千年后,机缘巧合,这只雌黄鼠狼得到仙人点化,道行见长,本领日大,且可变人。由于在海岛生活,受台风袭扰多,食物单调,生活孤寂,于是这黄鼠狼弃岛进山。
它选择了离岛约30公里的西太山山脉北段,风光秀丽的万盘尖山。此处草木茂盛,隐蔽性好,食物丰富,山下人口稠密,热闹。很快,它在西面半山腰挖建了栖身洞府。安家后,在洞中无聊时,化身为大姑娘,起名黄九娘(黄鼠狼谐音),到附近集镇和村庄晃悠。开始尚能克己守规,不扰当地百姓。随着时间推移,周边一些本领不如它的精怪,先后投身其门下,它的力量逐渐壮大。这个时候,这黄鼠狼精怪渐渐改掉了只吃昆虫、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的食性,放开胆子跑到山下村庄偷鸡抓鸭,吃肉喝酒,尽情享受。属下看到头领如此这般作为,亦纷纷仿效,也随意下山抢羊抢猪。周边村镇被这些精怪闹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乡民叫苦连天。
非但如此,据传,黄九娘为增进功力,还开始练习典籍中的武功。练功需要釆阳补阴,它常到山下集镇和村庄寻访青壮年男性,看上的,或路上拦截,或夜里潜入其家,先打晕,再背到山上洞中壮气积功。凡听话的,留在山中做事,不听话的,吹口气把人弄死,随意丢弃在荒山野岭中。时间一长,周边镇村男性乡民失踪渐多。开始不知原因,后来慢慢得知系山中黄九娘所为,大家对其恨之入骨。男性壮汉个个设法减少外出,或在外出前,在脸上涂上灶房柴灰,故意把自己搞得丑丑的,以躲避灾难。即使如此,不幸的事仍然接踵而至。大雨过后,乡民常能见到山脚下的沟渠中被雨水冲下来的尸体。山下的大坑、直龙底、会吉和大板桥村乡民曾多次联合上山找黄九娘报仇,但因力量悬殊,每次均以乡民伤亡告终。
北宋仁宗嘉祐年间,名将杨文广带兵赴闽平定南闽王蓝凤高之乱、清剿闽西南十八洞精怪路过此地,百姓闻讯,就成群结队恳求杨将军,求其踏平万盘尖,灭了这帮罄竹难书、恶贯满盈的恶魔。杨文广心想,此次带兵赴闽主要目的就是为民除害,顺带灭这伙精怪,上符天意,下顺民心。于是,派出部将带500名精兵上山清剿。
由于黄九娘洞周边山势险要,树木丛生,大部队上不去,展不开,难靠近,加上初来乍到,环境不熟,敌情不明,第一次作战以宋军失败告终。三天后的一个晚上,杨广文亲自带兵,从万盘尖山顶的青草青直下皇天岭,在洞寨背后出奇兵突袭。皇天岭720级台阶陡峭异常,下山不容易,加上是夜间行动,就在快到洞口时,前队士兵不小心跌倒,轻轻的一声“啊哟”,被守夜的小喽啰听到,立刻拉响警报,秘密行动成了公开交战。黄九娘也非等闲之辈,凭借着地利和武功,与杨文广大战五十回合。在感觉到难以取胜时,就想着使暗招赢杨文广。说时迟,那时快,黄九娘张开嘴往杨文广身上吹了一口毒气,杨文广因未作防备,当场被毒晕,众士兵赶来将其救走。黄九娘带着大小精怪,一路追杀,快到山脚时才收兵回山。第二次交战,仍以宋军失败结束。
杨文广被救回后,经过数天医治才痊愈。一天,他召集众将商议“灭黄”之法,大家都认为需要从长计议,徐徐图之。于是,宋军在万盘尖山南面一座山坡上安营扎寨。这个地方今天叫“杨文广坦”,因为杨文广曾在此驻军,为民除去黄鼠狼精怪之害,后人为纪念他的功绩而取此名,这是后来的事。此山海拔450米左右,山上没有高大茂盛的树木,厚厚的蕨草和茅草覆盖在略显起伏的山峦上,远观有点像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牧场,山势平缓,视野开阔,山的东西南北均有进出通道,出入方便,适合军队驻扎和行动。
毕竟长途跋涉,所带军粮有限,时间一长,吃饭出现了问题。那时,尚未建立就地就近供应粮草机制,粮草得由京都筹集运送过来。杨文广与随军而来的奶奶佘太君商定,自己负责练兵布阵打仗,奶奶指挥开荒生产,保证粮草供应。杨文广坦这片山地面积不大,住了那么多兵,空地不多了,解决不了吃饭问题。佘太君把眼光放在了山下的一片荒地。
这一片有500多亩的抛荒地,土质好,容易开耕,是种水稻的良田。佘太君把军队中可以参加生产的各类人员组织起来,拉到山下开荒种粮。士兵们的午饭是由山上做好送下来的,送饭人饭桶在前,后面挂着一块压担的大石头,挑着送到田间地头。传说中,没说这饭桶有多大,却道后面的石头大得很。据说这块方石,宽约2米,长约5米,厚约1米,重量在10吨以上。送完饭,这大石块就放在了耕地北面的一条溪上,变成行人过溪的桥板。这么大的石块是如何安放到溪上去的呢?北宋那时候不可能有这么大力气的起重机。如果是人工安装上去,那得多少人呀。这些问题至今都是个谜。这块石板至今仍在,当地乡民把村庄起名大板桥村,大概就是纪念这个美丽的传说吧。
粮食解决了,佘太君又在杨文广坦下面的一片山坡地上辟地种菜,围栏养猪。据传,那个地方早上种下的蔬菜,晚上就能拔来吃;早上猪仔进栏,第二天下午可出栏宰杀。这样,杨文广部队的吃饭问题就得到了彻底解决,与黄九娘打仗也有了底气。
双方战斗一次又一次,黄九娘总是损兵折将,双方力量对比也越来越悬殊。黄九娘想出了做泥人去打仗的办法。取山中黄土,手捏刀削,弄成与人大致相同的模样。泥人做好后需要用山上的小黑豆点眼睛,有了眼睛的泥人打仗才能看清前面的人。有一次杨文广突然率兵攻寨,黄九娘所做的泥人还没完工,泥人中一大半还没来得及摁上黑豆。瞎泥人在前面杀,有眼睛的泥人和其他精怪跟在后面。瞎子很勇猛,猛打猛冲,杀得宋军大败,黄九娘打了胜仗。
黄九娘想,瞎泥人都能打胜仗,如果把有眼珠子的泥人放在前面不是更厉害了。于是,黄九娘在再次战斗中就作了如此安排。结果,瞎泥人往前猛杀,把自己人都杀死了。杨文广看到敌方内部在自相残杀,马上命司鼓兵擂起冲锋战鼓。埋伏在四周的宋兵,像潮水般向黄九娘洞口掩杀过来,黄九娘抵挡不住,只好往山下逃跑。在离开洞寨的不远处,即被杨文广兵众团团围住,杨文广轮起金刀,手起刀落,这个作恶多端的黄鼠狼精当场一命呜呼。手下精怪四处逃窜,但都被宋兵一一斩杀。杨文广完胜而归。当地百姓宰猪杀羊,倾其所有,大摆酒席慰问宋军。三天后,宋军开拔赴闽,无数乡民在道路两旁夹道欢送。
从此,瑞安西太山山脉恢复了往日的太平,周围村镇百姓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