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出生于2001年,2003年注册登记,主要是由来自梅屿及周边乡镇的蔬菜种植户、购销户组成,共94户。
我是带着使命出生的,提供生产服务是我的第一个使命。
刚出生那会,我就积极引进新品种,像上海903、以色列FA-189等新品种。这些在当时来说都是很领先的优质品种,蔬菜产量有了大幅提升。就这样,我的社员们实现从粮食作物往经济作物转变的阶段。
2003年,当地其他种植户的番茄滞销。正在大伙一筹莫展的时候,我的作用开始发挥了。我的成员以我的名义闯市场,“抱团”发展,一车车的社员番茄往外发,不愁销路。
社员“只管种,不愁卖”,我就是他们的娘家人,是他们抵御市场风险的“靠山”。这次让他们第一次真正体会到联合的巨大作用,也为我的第二个使命——跑市场,埋下伏笔。到了2005年左右,根据形势发展,我又带领社员走上生产管理标准化之路,统一联合育苗、统一使用新品种、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产品检测等“四统一”,提高社员的现代农业技术水平。
随着种植水平提高,产量水涨船高,加之市场信息瞬息万变,在提供生产服务的同时,再解决销售难的问题,我已有点力不从心。为此,我决定,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依托我,成立了2005年温州万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作为我的销售平台,我就一门心思搞生产,万科农业集中精力跑市场,形成了“合作社+公司+农户+市场”的运营模式。期间,推动瑞安蔬菜三次端上了“南极餐桌”。
2006年,发生了一件大事,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临瑞安召开全省现场会。也就是在这一年,瑞安市正式开启“三位一体”改革探索,我是“领头羊”。
除了缺技术、不懂市场外,农民还缺资金。信用合作是“三位一体”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只有信用合作活了,才能为农田灌溉“金融活水”,让农民在生产供销环节中少一些后顾之忧。
为此,瑞安一直在探索“信用合作”。2011年,我联合其他3家合作社发起组建瑞安市汇民农村资金互助社,注册资本金500万元,是温州地区首家“农民银行”,规模全省最大;2015年,我又与其他21家合作社及2位自然人,共同出资创办了瑞安市兴民农村保险互助社,成为全国首批财险农村保险互助社试点单位。
慢慢长大,责任也越来越大。围绕农业“种什么”、农产“怎么卖”、信用“怎么帮”、资源“怎么管”等问题,我从最初的提供单一生产服务到集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于一体的使命,从解决社员生产技术落后问题到解决社员销售难、融资难及生产技术落后的一揽子问题。
本合作社现链接基地7000多亩,年产值超1亿元,平均亩产超过2万元,入选全国9类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
二十弱冠,这是我近20年交出的人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