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轰鸣不断,施工车辆穿梭往来,工人们铆足干劲……连日来,云周街道马头村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中。
自“三万”行动实施以来,我市紧盯低效用地抓盘活,大力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行动,全面推进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激活“存量土地”换取“发展增量”,推动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1月至8月,全市低效用地整治1623.3亩,完成率90.2%,居温州第三;老旧工业区拆除835.7亩,完成率92.9%,居温州第一;拆后供地151.7亩,完成率21.7%,居温州第四;拆后开工建设面积82.7万平方米,完成率91.9%,居温州第三。
强化机制改革
绘就老旧工业区改造新画卷
“瑞安老旧工业区改造态势值得各县(市、区)好好学习,其经验非常宝贵,总结为‘狠下决心、连片拆除、政府让利、数据得地、赛马机制、工业上楼、配套完善、转型升级’八大经验,其中‘狠下决心、政府让利’是核心。”8月8日,在我市召开的温州市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现场推进会暨制造业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攻坚大会上,温州市副市长王振勇如是说。
“‘一套政策’,推动老旧工业区改造。”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我市成立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主要领导“双月一推进”“一月一调度”、分管领导“半月一协调”等闭环管理机制,并对照温州14条政策,细化制定瑞安12项支持政策。如对老旧工业区连片改造项目,给予贷款利率50%、最高200万元的贴息补助;对连片拆改力度大的镇街,老旧工业区改造涉及土地出让收益部分,市级财政不参与分成,全部返还给乡镇(街道);对企业新增建筑面积,给予每平方米最高28元的资金奖励。
同时,我市深入排摸全市老旧工业点(园区)情况,重点了解老工业点(园区)环境容量、企业现状、产业布局及企业改造意愿和诉求,梳理地企数据、归集适配内业数据等,实行动态更新、实时管理,绘制形成老工业点(园区)“分布图”。目前,已入户调查排摸老旧工业区改造项目34个、面积6940亩;排摸工业用地6557宗、面积4.2万亩。
针对不同产业园区,我市推行“一园一策”分类整改模式。据介绍,我市精细谋划15个镇街60个“一园一策”项目,个性化制定18个重点连片改造区块建设方案,同时创新点位进度督促办法,除分镇街通报进度外,还将18个重点连片改造区块细化生成企业调查、改造方案、企业签约等12条节点赛道,以比拼机制,结合实地督导,形成竞比“赛马”推进改造之势。
强化多元联动
谋划老旧工业区改造新出路
塘下前池老旧工业区块目前一期团块已竣工、二期即将开工。项目建成后预计总建筑面积29.8万平方米,引进高新优企业20家以上,新增园区产值4亿元以上。
这个项目采取政府统一征收、第三方国有企业参与改造模式,是市政府主导,统一拆改连片区域的一个缩影。我市支持项目用地整合实施连片改造开发,对连片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有意愿退出或者连片为村集体的工业地块,由政府牵头统一规划、设计、拆改,有序启动18个老旧工业区块连片改造,打造特色产业小微园、集聚引育优质企业。
如何灵活提升零星地块利用率?我市探索建立定量不定位分割、相邻企业拆补供地等企业联合拆改模式,加大零星工业用地归宗开发、符合规划功能的边角地改造支持力度,允许工业用地和工业厂房有条件分割转让,以优化厂区布局实现扩容增产。像今年启动的云周繁荣工业区A、B、E三个区块中,多个地块改造均涉及土地归宗问题,原土地面积26.12 亩预计可归宗边角地面积8.66 亩。
仙降街道蒋岙—金山老工业区有效破除了容积率低、土地利用低下的单层厂房及民房、农贸市场等非工业区块“工住混杂”现状。目前该项目已拆除地上违建厂房、民房等共约148亩,拟统一供地后打造注塑鞋产业智慧园区,区块建筑密度约40%,容积率超3.0,亩均产值600万元以上。
这是村企联动、有机更新工居旧貌的一个缩影。据介绍,我市结合城市有机更新和工业区块线保护,优化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推动实现城镇旧村改造和老旧工业区改造“双融合、双提升”。
强化样板引领
激发老旧工业区改造新动能
在土地资源紧张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实现土地利用的最大化?实施“工业上楼”、打造“垂直工厂”,是我市给出的一个行之有效的答案。
我市细化“工业上楼”建筑设计指南,鼓励容积率宜高则高,引导建设“垂直工厂”和“空中园区”,提高用地容积率和建筑高度,打造“工业上楼”可复制样板。如云周街道马头村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项目,改造后建成自动化专业鞋类智造生产基地,容积率达5.0,引领打造创新研发、时尚设计、智能生产、云端展销的全链式产业生态。
一个个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落地仙降胶鞋园区的综合式仙降小镇客厅将集研发、设计、 展销、贸易等多功能于一体;占地6.2亩的仙降村设计研发双创中心将成为仙降胶鞋产业二次创业、全面创新的众创空间;仙降村等三个村集体建设配套公寓、立体停车库,拟建以适应现代化厂区多元化发展趋势的产业集聚区……我市坚持“以城聚产、以产兴城”的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强化工业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
我市将共富理念融入老旧工业区改造工作全过程,以利益共享调动村集体改造的积极性,推动乡村共同富裕。近日,平阳坑镇正紧锣密鼓推进老旧工业点改造提升二期项目,项目目前处于招标阶段。建成后,平阳坑镇村集体和中科启辰科技环保公司的全竹综合利用乡村共富项目将落地于此。该项目系省共富乡村试点项目,预计新增制造业投资1.2亿元、工业产值2亿元,带动村民年增收600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