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瑞深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瑞安民办托育路在何方(下)
幼有善育 “育”见美好
小番茄托育园成立仪式
优贝乐托育园孩子们在玩课间游戏

    劲葛琳克婴幼学苑的小朋友在上课和玩耍

    ■记者 孙伟芳 谢淼

    国家托育服务标准规范体系日趋完善;眼下,瑞安正积极创建儿童友好城市,且越来越多的双职工家庭面临孩子“照看难”问题……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托育机构负责人对该行业发展前景依然持乐观态度。

    然而,随着出生人口下降以及托育一体化的大力发展,瑞安托育市场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在夹缝中生存的瑞安民办托育园,该如何破局?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走品牌本土特色托管之路

    近年来,瑞安越来越多的家庭特别是二孩、三孩家庭,转变育儿理念,对婴幼儿托育行业需求不断增加,加上国家扶持政策利好,不少人嗅到商机,纷纷开办婴幼儿托育机构。

    目前,瑞安备案登记的托育机构达34家,而托幼一体化机构备案登记的达137家。而瑞安民办托育园大多会走品牌加盟的特色之路。

    瑞安红黄蓝成长中心成立至今已有13年,负责人郑丽静从陪同女儿上早教课开始,接触早教托育行业。后经多次考察,她加盟了北京的红黄蓝教育品牌。从早教起步,次年转型办托育。区别于当年市场上以看管为主的托育,该中心融入一些幼儿早期潜能开发等特色课。

    “当时托育月收托费2000多元,接受的家长并不多。现在每月托费约3000元,大家普遍比较容易接受。虽然出生的娃少了,但家长送托意识提升,需求反而增长。只要用心做教育,不断提升师资及机构的专业度,生源还是不愁的。”郑丽静说。

    位于明镜公园附近的瑞安市芽比托育园成立于2018年。负责人是一对90后夫妇——王应相和曾智慧。在办托育园之前,王应相曾从事多年的艺术早教工作,研发各种婴幼儿早期发展课程。“托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习惯,都是在这里养成的。我们的课程结合生活和自然教育,努力打造适合本土孩子的教育之路。”王应相说。在夫妻俩用心打理下,芽比托育园经营得有声有色,在瑞安小有口碑。

    “当年想给自己的娃找个托育机构,没找到满意的。于是,我就和几位老师合计,干脆自己打造一家托育园。”位于瑞祥新区的小咩蒙氏园负责人张丹说。该园主打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帮助孩子尽早学会独立。父母课堂是一大特色。其中规定,父母完成父母课堂能获得500元至1800元奖学金,直接抵扣学费,吸引了一批爱学习的家长。

    “如今托育市场激烈竞争,优胜劣汰实属正常现象,可谓真金不怕火炼。”张丹颇有信心地说,“我们会坚守初心,把托育事业进行到底。”

    业内人士指出,要想在托育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一定要做好规划和打造系统的完整性,确定机构的核心竞争优势。

    走普惠社区托育之路

    瑞安已连续4年把“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十大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在瑞安市备案婴幼儿照护服务的171家机构中,普惠机构143家,普惠托位合计4772个,普惠托位占比达75.82%。其中,在34家备案登记的民办托育机构中,先后纳入普惠机构20家。走普惠之路似乎成为民办托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芽比托育园曾在2020年纳入“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首批民生实事项目,“今年我们的普惠托位协议已结束,学费价格稍有微调,但服务质量也会相应跟上。”王应相说,“我们通过不定期举办父母沙龙等分享,提高家长送托意识,特别会加强与爷爷奶奶的沟通,让长辈们放心送托。”

    优贝乐托育园成立于2018年,其负责人胡小静从事婴幼儿教育事业,已有20来年。因看好托育早教市场,2018年她和朋友在白岩桥佳园租下二层楼,并加盟品牌,用心打造温馨的托育园。

    胡小静介绍,2021年申请到30个普惠托位后,政府给予扶持力度蛮大,不仅有经济补贴,还帮助他们招生宣传。“有点尴尬的是,当普惠协议结束,我们的学费就难以上调。尽管不再享受补贴,我们也会按目前市场的普惠园价格收费。”

    眼下,胡小静正在考虑,是否需开设16时到18时晚托等延时托管,来应对当下招生难形势。“给予家长更多便利,对于托育园来说并不能解决经营问题,也难有盈利点。”胡小静说。

    对于未来发展的路在何方?胡小静有些迷茫。据说,个别城市出现免租金,拎包入驻,代运营的社区托育园,让她看到了些许曙光。

    位于瑞祥新区的小番茄托育园就属于社区托育园,今年8月份开始招生,原定3个班60个托位,目前有40多个孩子。负责人陈平说,他们是瑞安第一家未来社区配套托育园,收费实惠,每月托费2000多元。场租基本上免租,运营压力小很多,但装修花了100多万元,想要收回成本需较长周期。不过若通过政府审核,还能获得不少补贴,能减轻一些压力。

    他们另外还经营着两家定位相对高端的托育机构,月收费4000多元,目前招生已满。他们将家长接娃时间延长到18时30分,孩子们可以选择吃完晚餐再回家,满足了部分家长的需求。就当前瑞安托育市场形势,陈平觉得有紧迫感。对于托育的未来发展方向,他认为,要么走未来社区托育的普惠模式,要么走相对高端、注重品质的托育之路,选好定位很重要。

    走低龄化招生之路

    面对瑞安托育市场“僧多粥少”的现状,民办托育机构还有新的破局方式吗?

    目前瑞安民办托育机构鲜少招收2周岁以下的娃。业内人士认为,一些条件符合的民办托育机构尝试招收2周岁甚至1.5周岁以下的孩子,是个新的发展方向。

    位于经济开发区的劲葛琳克婴幼学苑成立已有6年多时间,老园区位于莘塍。负责人叶田田介绍,他们一向有招收低龄婴幼儿,年龄最小的6个月龄就可以入托。今年在园的娃最小9个月,前些年最小的7个月,市场还是有需求的。“可能是受价格因素影响,前些年送孩子入托的家长大多是经商或企业老板,这两年双职工越来越多。”叶田田说。

    贾女士的宝宝10个月大,她打算等明年宝宝满1.5周岁就送他上托班。“孩子在家其实也蛮无聊,上托班和小朋友一起玩有利于成长。”她说。项女士的宝宝11个月大,她能接受让孩子早点送托班,唯一就是担心孩子太小,若生病,易交叉感染。陈女士告诉记者,她家孩子是1.8周岁入托的,原本担心送太早了,入托后才发觉送太晚了。因为托育园是小班制,根据年龄细致划分,小朋友能得到很好的照顾。

    另据透露,招收月龄越小的娃,班级人数也会相应有所控制。对老师配比要求更高,一般是1∶3甚至1∶2。

    芽比托育园的曾智慧表示,目前,他们招收最小的孩子是1.5周岁,今后会尝试招收1.5周岁以下的低龄孩子,让孩子延长上托班的时间,更好地为家长提供服务。

    据市卫生健康局妇幼与老龄健康科科长蔡庆高介绍,目前瑞安的托育市场看似饱和,实则大部分招收的是2到3周岁的托大班幼儿,像托小班和乳儿班市场还有较大空缺。对此,市政府将予以大力扶持。近日,瑞安市人民政府公开征求《关于人口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征求意见稿)》意见,其中第六条就提到:鼓励社会办托育机构新增建设乳儿班(适用于6-12月龄)和托小班(适用于12-24月龄),建成规范运营1年后且托位使用率达到60%及以上的,每班给予30万元奖励。

    此外,该征求意见稿还鼓励用人单位单独或联合设置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为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对提供托育服务的用人单位,一次性给予硬件设施投入经费的49%标准进行补助,每班补助金额不高于14.7万元;鼓励家长将孩子送到(已备案的)托育机构入托,分别给予二孩500元/月、三孩1000元/月托育费用补贴,补贴对象为3岁以下儿童。

    如今,瑞安从幼有所“托”、幼有所育,逐步向幼有善育的方向发展,相信在政府扶持下,在民办托育机构等各界的努力下,定能“托”举成长希望,“育”见美好未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瑞深读
   第00003版:瑞深读
   第00004版:玉海楼
幼有善育 “育”见美好
瑞安日报 瑞深读 00003 幼有善育 “育”见美好 2023-10-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