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潘虹 通讯员 朱为国 朱安利)“你好,请站到安全线后。”“你好,请佩戴好安全头盔。”……连日来,瑞城街头随处可见的“红马甲”,成为城市里靓丽的风景线,擦亮瑞城的文明底色。
近段时间,我市各部门每日组织志愿者前往结对社区,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成果巩固活动。他们身穿红马甲,来到城区的主次干道、交叉路口,进行交通出行文明劝导;他们来到道路两旁、人行横道,进行车辆停放管理等工作,制止和纠正车辆乱停乱放、乱扔生活垃圾、躺卧公共座椅、不文明养宠等行为;他们深入住宅小区、背街小巷,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及时清理“牛皮癣”和烟头、纸屑、果皮等杂物……
参加志愿服务的单位,在瑞安不止一家,全市部门、镇街、机构都早已加入“红马甲”大军,组织各自单位人员参与文明志愿服务。各镇街针对自己辖区文明创建工作“回头看”,查找不足、做优亮点;各市直部门配合结对镇街需求,出人出力、分工合作,为文明美丽瑞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走上街头开展交通劝导,或拿起垃圾夹做环境保洁,这样的志愿服务是我们生活、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常态化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有效举措。”在街头做志愿服务的“红马甲”纷纷表示,文明瑞城靠大家,作为瑞安的一分子,这是他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并且,通过参加多年志愿服务,他们还发现,街上的垃圾少了,戴安全头盔的多了,城市越来越美了,市民文明素质也提升了。
城市的美好,来自文明的点滴积累。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共有实名志愿者25万余人,他们来自我市各部门、镇街、机构、爱心组织和群众。他们的志愿服务内容包括监督管理辖区范围内的环境卫生,对垃圾、杂物乱扔、乱堆乱放现象做到及时清理,保持卫生干净整洁;督促劝导机动车、非机动车规范停车,配合管理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车现象;对随地吐痰、乱扔杂物、不文明养宠、赤膊上街、损坏公共设施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此外,他们还扶助病老幼残等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个性化、人性化、亲情化的关爱服务。
多年来,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瑞安全市人民一直在路上。回首2017年,我市首次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全市上下振臂欢呼;2020年,我市蝉联此项荣誉,文明已经成为全市发展的鲜明底色;今年,我市全力以赴争创“三连冠”,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崇高荣誉已经成为瑞安人民心中无比珍视的瑰宝,保持和巩固这份荣誉也已成为全市上下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