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一位小学女老师自杀的消息在网络上迅速蔓延,她的遗书让人沉默。这位老师姓吕,刚刚大学毕业,入职也才两个月。原本是充满希望的年轻生命却选择了轻生,她的离去不仅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带来沉重的悲痛,更是引发社会各界对于现行教育体系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热议。
这起悲剧发生在10月26日,吕老师的遗书记录下了她深重的无奈和绝望。她在遗书中说,自己曾怀着满腔热忱想要好好教书育人,但现实却远比她想象中的要艰难。除了教学工作外,应对上级检查、拟写材料、课外行政等工作,让这位刚从大学毕业的新人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她在遗书中提出了沉重的问题:“不幸福的老师怎么能教出积极乐观的孩子?”
网络上对于吕老师自杀的讨论如潮水般涌现,许多专家和心理辅导员呼吁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支持,改善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同时建立更为完善的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机制。事实上,不止是教师行业。现代社会中,每个行业、每个人都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学业难、就业难、购房难、子女上学难等问题,不断给年轻人增加生活压力。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越大,个人感受到的社会压力就越大。
根据WHO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超过70万人死于自杀,而尝试过自杀的人更多。
杨绛曾说:“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相信,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
壁虎在遇到危险时,会主动断尾吸引天敌,让本体逃生,然后躲起来不断分泌一种激素,刺激再生细胞,重新长出一条尾巴。恢复如初后,它继续出来捕食蚊虫。
古人非常推崇壁虎这套断尾再生的行为:受伤之后能自愈,蛰伏之后依旧自强。每个成年人,也都应当拥有壁虎这种自愈的能力。
《弟子规》中说:“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也许你正身处人生低谷,感觉人生失去了希望;也许你面临巨大的压力,感到无法呼吸。但要相信,除了生死,一切都是小事。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与压力,我们都要咬牙坚持,积极面对人生,这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家人的负责。面对人生的苦难,要懂得自我疗伤,自我修复。熬过去,所有的美好必定如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