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5年瑞安男女初婚年龄逐年推迟,男性逼近30岁
早结婚为何成了稀罕事?

    ■记者 林翔翔 严小章

    古人云:“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古人还认为人有“三喜”,分别是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然而,近年来,全国结婚人数持续减少,结婚年龄不断推迟,这股“不婚风”“晚婚风”也刮到了瑞安。

    今天是11月11日,单身的娱乐性节日——“光棍节”。记者从市民政局婚姻登记所获悉,去年,我市办理结婚登记的新人共有3872对,比前年减少389对;男女平均初婚年龄分别为29.4岁、26.8岁,均比上一年推迟0.4岁,均比2015年推迟2.2岁。

    婚恋本是让人怦然心动的甜蜜喜事,为何“脱单难”、婚恋难成为当今社会现象?近日,记者采访多名不同年龄段的单身青年、走访婚恋公司,倾听“甜蜜烦恼”,并向团市委、市民政局婚姻登记所、市政协委员等多方了解缓解方法。

    2018年至2022年我市办理结婚登记的新人人数

    2018年至2022年男女性初婚年龄

    现 状

    结婚“市场”不景气

    男性初婚年龄逼近30岁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许多中国人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美好向往。然而,这一美好的愿望在当代社会正面临着巨大挑战。市民政局婚姻登记所数据显示,近五年纵向对比,2018年至2022年,我市办理结婚登记的新人人数逐年下降,分别为6449对、5793对、4953对、4261对、3872对;男女初婚年龄逐年推迟,男性初婚年龄分别为27.8岁、28.3岁、28.5岁、29岁、29.4岁,女性初婚年龄分别为25.6岁、26岁、26.1岁、26.4岁、26.8岁。

    在我市去年办理结婚登记的3872对新人中,20至24岁占比12.1%,25至34岁占比66.9%,35至50岁占比16.4%,50岁以上占比4.6%。可见,25至34岁年龄段结婚占了一半以上。

    据市民政局婚姻登记所数据,去年我市共受理离婚申请2262对,冷静期结束后实际办理离婚手续1378对,比上一年增加了151对。

    原  因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我市部分青年懒婚、恐婚甚至不婚,主观原因是婚恋观的改变,当下部分青年不再把婚姻当成生活“必需品”,更加注重自我实现、追求个体价值。客观原因方面,经济、工作、生育带来的压力,婚姻负面消息也让不少年轻人对婚姻“望而却步”。

    年轻人婚恋观改变,婚姻不是必需品

    31岁小李:我在瑞安一家国企上班,“母胎solo”。单身多好,上个月被家里逼着见了一个女孩子,问遍朋友、搜了一圈美食APP,才找到环境优美上档次的吃饭点,饭后还要安排活动,累身又累心。其实我更喜欢大排档,好吃不贵量又多。上周,我请了3天年休,加上周末两天共5天去重庆玩,不用迁就谁,说走就走,多自在。

    33岁小陈:我在家族企业上班,眼看着哥哥的两个孩子,一个上幼儿园能打酱油了,一个上小学了,而我还没有男朋友,我妈就天天念叨我要结婚要结婚,每天给我“洗脑”结婚有多好。说让我看看哥嫂两人相互陪伴多甜蜜,未来子孙满堂享清福;而父母终将老去,总是需要有一个人相互扶持。我年收入15万元以上,又有养老保险,一个人吃吃喝喝看看医生够花,真遇到事儿找朋友找哥哥呗。再说了,现在社会养老和福利体系日渐完善,再过几十年,多元的养老方式和民生福利能让我安度晚年。实在不行,我把遗产全部留给外甥呗,让他给我养老送终,婚姻早就不是必需品啦。

    结婚物化,不够纯粹美好

    27岁小潘:我做点小本生意创业,两年前我相亲过一个女孩子,挺有眼缘,结果对方得知我有一个哥哥,还没有房子,就直接把我“pass”掉了。今年初,我把这些年工作攒的钱,凑上父母的一些钱,在滨海新区那边贷款买了一套90来平方米的房子。有些女孩子却认为,婚后工资属于夫妻共有,如果有房贷就会影响婚后生活质量,所以和我见面相处热情不高。

    25岁小周:我是家里的独生女,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是一名在编教师。大学时期,我有一个谈了三年的男朋友,我们都喜欢文学和音乐,很聊得来,情感稳定。由于他也是家里独生子,大家都留在了各自家乡,应了那句“毕业季就是分手季”的老话。这两年我认识了一个男生,但他父母是“双职工”,他们认可我的工作,认为有寒暑假日后好带娃,但嫌弃我父母不是体制内工作不够体面,不够“门当户对”,哎,不知道是娶我还是娶我爸妈。

    交友渠道少,相亲质量良莠不齐

    28岁小余:我是一名语文教师,平日里生活简单,基本上就是家、单位“两点一线”。我相亲好多回,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一个男生一见面就问我体重多少,我一脸懵,我是有一点肉感,但第一次见面就问女生体重太不礼貌了!还有一个男孩子大我7岁,长得挺帅,家里有房有车。相处了一个月后才发现,他订过婚、领过证,虽然没举办婚宴,这也算法定意义上二婚,事先刻意隐瞒就不真诚。

    结婚“成本”高,社会负面消息多

    19岁小范:我家住莘塍,反感结婚主要因为我哥哥。订婚,他要给嫂子买首饰、钻戒、婚戒,还要给大大小小的红包。婚礼要现场布置、摄像摄影、主持人,再加酒席费,光订婚、结婚就花了快50万元,“娶不起”啊。

    22岁小周:结婚有什么好,我小姨重点大学毕业,在外地某银行上班,几年内升为支行行长,后来嫁给了他同事。为了支持姨父高升,我小姨甘愿当回一名小职员。后来小姨生了两个孩子,原先纤纤玉腰变成了“水桶腰”。姨父工作繁忙,两个孩子的日常起居、抚养教育都落在了我小姨身上。年初再见小姨,素面朝天,和印象里化妆打扮的样子差别很大。这些年,社会离婚率那么高,身边亲戚也离了好几对,女性结婚牺牲了自己身材、颜值,将重心从事业转移家庭,到头来生活“一地鸡毛”,还要离婚收场,真替她们不值。

    举  措

    针对年轻人婚恋观改变的主客观原因,我市有关部门也在积极引导,通过加强婚恋思想教育、扶持婚介行业发展、打造文明健康婚恋文化、做好交友活动组织策划等一系列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成更多姻缘好事。

    牵线搭桥,分类精准开展交友活动

    “现在年轻人交友圈窄,我们就尽量为他们提供形式多样的交友平台。”团市委副书记柯小萱说,今年以来,团市委联合市总工会等单位,开展各类单身青年交友活动,当好牵线搭桥“服务团”。

    “我们针对不同群体进行个性化定制交友活动,在职业、年龄、学历、家庭、性格、择偶要求等选项基础上,结合恋爱心理学针对性设计活动问卷,加强筛选匹配的精准率。”柯小萱说,11月初,团市委还发布《单身青年情况调查问卷》,采取匿名调查形式了解单身青年基本情况和婚恋观,后续将总结数据,更加有针对性开展交友活动。

    此外,团市委、市总工会还将线上依托全省“亲青恋”“浙工缘”等交友互联网平台,不断壮大未婚青年数据库资源。用好“大学生学子联盟”平台,为在外瑞籍学子搭建一个资讯互通、情感互联、要素互助的平台,目前已成立清华、浙大、上海交大等6个首批高校“瑞籍学子联盟”,将逐步在北上广等城市铺开联盟设点。

    扶持婚介行业发展,加强信息审查

    市政协团委界别调查发现,我市婚介行业发展缓慢,“低小散”现象较为普遍。截至今年7月,在天眼查、企查查等平台以“婚姻介绍”为主营业务查询显示,我市共有各类商事主体近500家,通过筛选显示在册营业(不包括注销)的商事主体有230余家。

    “场地费、活动费、茶水费、红娘工资都要支出,还没有‘回头客’,平台从2019年5月成立至今,每年亏损大几万元。”“南方喜·红豆在线”婚恋平台负责人潘丹丹建议,政府部门加强婚恋行业扶持政策,进一步解决婚恋介绍行业投入多产出慢等生存难题。

    “如今从事婚介工作的,部分由传统媒婆转型而来,部分由房产中介、村居商店等‘兼职’承担,难以赢得青年群体信任。”潘丹丹认为,婚介所、婚恋平台的媒婆、红娘要懂一些专业的心理、法律知识,凭家庭婚姻咨询师证书持证上岗。

    针对相亲者身份审核困难的问题,潘丹丹说,未来,他们将加强信息审核把关,如调查谈话了解是否身心健康,签订信息保障协议书等。同时,建议成立婚姻介绍机构管理协会等行业组织,出台《婚姻介绍机构服务规范》等团体标准及行业自律规范,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和监管。

    打造浪漫婚恋阵地,减轻结婚经济负担

    花团锦簇的现代化颁证大厅,庄严神圣的中式颁证大厅,大红色的爱情表白墙……走进今年1月启用的市民政局婚姻登记所,约900平方米面积的登记大厅以“喜庆红”与“纯洁白”为主色调,氛围温馨又隆重。

    “我们希望为年轻人营造浪漫有仪式感的领证氛围,并举办一些婚恋讲座活动加强宣传教育,帮助青年人树立正确的家庭生活及婚恋观念。”市民政局婚姻登记所所长项秀媚说。

    今年以来,市民政局婚姻登记所深入塘下、汀田、湖岭、陶山等我市各乡镇(街道),为打造“婚恋公园”做好选址工作。“举办一场婚礼开支不小,我们希望利用农村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打造浪漫又有仪式感的户外颁证基地和户外婚礼仪式场地,减轻年轻人经济负担,助推移风易俗、婚事简办。”项秀媚说。

    未来,市民政局还将利用村级文化旅游景点、文化礼堂等场地,在保留原本功能基础上进行改造提升,推出“文化礼堂+家宴厨房”“村级旅游中心+家宴厨房”等形态载体,以小型婚礼打造大美婚俗,经济实惠又不失仪式感。

    市政协委员陈培伟建议,我市可以借鉴上海、厦门等城市,设立青年交友婚恋生育一站式服务中心,打造活动基地,如在丰湖街打造婚恋主题街区,在明镜公园、外滩青春公园等场所设立“相亲角”;提倡旅游结婚或策划集体婚礼等,减轻新瑞安人和中低收入家庭经济负担等。

    “结婚生子使人类得以繁衍生息,本是自然过程。如今我们年轻一代追求自我,晚婚甚至不婚不育,我们尊重个体行为,但如果长期成为主流,势必影响社会结构,造成生产力失调,影响人类生物链的传承,这到底是社会进步还是退步呢?”陈培伟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瑞周刊
   第00002版:要闻
   第00003版:有话说
   第00004版:玉海楼
早结婚为何成了稀罕事?
瑞安日报 要闻 00002 早结婚为何成了稀罕事? 2023-11-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