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底了,每年这个时候,各省、市都会开展满意度调查,一般会以随机打电话问询或公开问卷形式,就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环境建设等民生工作满意度方面开展群众调查。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开展满意度调查初衷,无非是想听一听真实的民声,通过调查了解政府哪些工作做得不错,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这本来是一件主动收集公众意见和建议、促进民主治理的好事,但是由于满意度调查往往关系单位或个人考核排名,一些基层部门单位便各种变着法儿“花式求好评”。
最常见的做法,便是短信“讨好评”。相信许多人都收到过“如果您接到XXXXX的电话请不要着急挂断,这是群众满意度调查电话。您的一句非常满意是对XX工作最大的支持和鼓励”这样的短信。更进一步的,是打印出标准答案让你“照抄好评”。有媒体报道,武汉一社区居民反映,自己收到的文明城市模拟调查问卷,全被打了上最佳选项的印刷体对勾。到了今年,一些地方的“讨好评”做法更是升级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好评返现”——近期,在开展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过程中,山东一些地方通知,只要回答“非常满意”,就可“凭借通话记录截图和通话录音,领取200元的奖品”。
这种“花式求好评”的结果就是,“满意度调查”的成绩可能很美丽,但实际上却成了新形式主义的代名词。诱导可以讨来好评,花钱也能买来好评,但却得不到真正的民意与满意。群众或许前一分钟在电话里不情不愿地说了好评,放下电话可能就是满满的不屑甚至是“骂娘”。这种弄虚作假的满意度虚夸现象,不仅违背了开展调查研究的初衷,长此以往,还将破坏部门单位在群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和形象。同时,这样的满意度调查不仅起不到改进工作的作用,一些群众感受最强烈、最盼望解决的问题还可能因此被搁置甚至掩盖。
所以,要让满意度调查真正见实效,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对弄虚作假者,要进行严肃问责。同时,上级部门要意识到,满意度调查并非“万金油”,要摆脱凭借满意度调查考核干部的“数据依赖”;同时,要进一步研究改进评价体系和方法,结合群众评价、专业机构评价、业内评价、上级部门评价等多种手段,找到更能科学反映工作成效的评价方式。如此,才能避免“花式求好评”怪相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