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成成 通讯员 张定)12月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市疾控中心提醒:要注意增强体质、加强室内通风、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流感、水痘、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各类流行性疾病。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
注意科学防治
11月28日,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的呼吸道疾病监测最新结果显示,近期我省呼吸道疾病以流感为主。此外,还有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感染等。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潜伏期短,一般为1至3天,临床典型表现为畏寒、高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较轻。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易在人群聚集场所暴发。
在流感易发季节,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要多关注天气变化,尤其是儿童、老年人等群体出门要多穿衣服,尽量少去人流量大的地方。空气质量好时,要多开窗通风;空气质量差时,尽量少出门,减少户外活动,出门时可戴口罩。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及时就诊和休息。另外,建议患有慢性疾病、老年人、体弱者等易感人群接种流感疫苗。
近期,流感在中小学、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出现病例增多和聚集发生趋势,市疾控中心提醒,学校、托幼机构、医疗机构等集体单位要做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学校及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应加强校内晨午检和缺课缺勤追查工作。密切观察监测学生在校期间身体情况,及时发现学生中传染病发病情况,隔离管理传染源,避免在传染期内或排除传染病前继续集中上课。做好因病缺勤病因追踪与登记工作,若诊断为流感或其他传染病,应按要求实行停课,在确定无传染性后复课。同时,学校要加强日常开窗通风,保持教室、图书馆、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空气流通,并配备必要的清洁消毒措施。
除流感外,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也有增多趋势。疾控专家提醒,如果确诊支原体感染,症状较轻者可居家护理,但当孩子高热反复不退,即使没有咳嗽或咳嗽不重,也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防延误病情。感染肺炎支原体后,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部分也可表现为无症状。如家人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带病照顾孩子。
寒冬季节
防寒保暖要注意
冬季是诺如病毒的活跃期。诺如病毒导致的感染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每个人都可能被多次感染。被诺如病毒感染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严重的还会出现头疼、发热等症状。
市疾控中心提醒,注意保持手部卫生是防控诺如病毒感染最重要的措施,餐前、便后、外出回家后、接触垃圾和动物后都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或皂液)洗手。此外,蔬菜水果也一定要清洗干净,食物要煮熟煮透。人群聚集的幼儿园、学校等要加强玩具、餐具的消毒,一旦学生出现聚集性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应指导其就诊、居家隔离治疗。
天气转冷,心脑血管疾病多发。据统计,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约有50%是发生在冬季。寒冷天气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加要注意保暖。市疾控中心提醒,患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在低温冰冻灾害发生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好保暖措施,早、晚气温较低时,尽量减少外出时间;尽量避免感冒和感染其他疾病,避免受凉,谨防受冷诱发新的疾病;寒冷天气外出时,穿戴好帽子、围巾和手套等保暖衣物,并注意随身携带相关急救药物;可适当运动,但需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
如果遇到心脑血管病人发病,首先应对病人进行简单的处置:摆好体位,平躺,解开上衣领扣子,使其呼吸通畅,并注意保暖;同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