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23年市政府将“食安保障”列入民生实事项目,通过创建放心农贸市场、星级农贸市场,将网络餐饮厨房纳入“阳光厨房”管理等举措,切实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11月23日,在马屿镇马岩农贸市场,门口的电子大屏上清晰地显示着当天的食品抽检结果、食品参考价格等信息。走进市场,通道干净整洁,整体环境亮堂有序,每个摊位上方都悬挂着经营户证照信息。记者看到,熟食区严格落实“三防三白”措施;肉类区则公示着“浙食链”二维码,市民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查询“动物检疫合格证明”、食品检测信息等内容;一侧出口还摆放着“公平秤”,让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我们过来买都比较满意,整体环境也很好。”市民陈华东说。
除此之外,农贸市场内还设立了食品安全免费检测室,检测人员每日至少抽检15批次食品,现场检测后将结果公布至公告栏和电子显示屏。“食品检测如果发现不合格,批量比较少的话会当即销毁。如果批量比较大,会移送到辖区市监所,让他们负责定量检查,后续进行相关处理。”马岩农贸市场食品检测员许珍洁说。
“依据保障食品安全、稳定物价、惠及民生这三个指导方向,今年瑞安共创建了12家放心农贸市场。下阶段我们将以提高农贸市场质量为抓手,继续优化农贸市场经营环境,争取给老百姓创造更好的消费环境、消费体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合同科副科长周诠说。
除改造提升农贸市场外,加快推进网络餐饮建成“阳光厨房”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走进市区一家咖啡店,记者看到餐品制作区域上方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和物联设备,市民可通过饿了么、美团等外卖平台直观地看到商家后厨环境、制作餐品过程等。
市民夏鹏博说:“我一般点外卖的时候都会去看有没有后厨的一些视频或者照片,因为关系到自己吃的东西,与自己的健康息息相关。现在自己都能看到,吃得更加安心。”
眼下,网络订餐已经融入百姓生活,“阳光厨房”的建设除了能够规范经营者,监管部门也可通过在线巡查以及AI抓拍,直接发现商家的违规行为。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分局工作人员蔡林子隽说:“今年我们新建了2600多家的‘阳光厨房’。在省局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抽查中,我市‘阳光厨房’的在线率以及覆盖率都排在全省前列。下步我们会继续扩大覆盖率和在线率,让‘阳光厨房’更全面地铺开,让群众消费时吃得更加安心和放心。”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完成农贸市场改造提升2家,建成放心农贸市场12家、星级农贸市场12家;完成近2700家网络餐饮厨房纳入“阳光厨房”管理,超额高质量完成“食安保障”民生实事项目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