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蔡佳佳 张森 见习记者 叶天成)最近的寒潮对我市农作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位于马屿镇的万科农业基地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温、光、水、肥、气”进行精准控制,让蔬菜不畏寒冷茁壮成长,让农业生产更加智能高效。
12月20日,记者走进万科农业基地,数字大棚全封闭式的环境隔绝了严寒和雨水,一茬茬种植在水面上的生菜长势良好,看起来翠绿欲滴。在大棚顶部的显示屏上,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实时显示,管理人员通过手机就能调 控生菜生长环境。自动化的肥水灌溉系统则是数字大棚的“秘密武器”,让作物吃饱又吃好。
“通过水肥一体化可以精准灌溉蔬菜,相当于我们坐在办公室不用到现场,就可以解决管理问题,包括控制空气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水体含氧量,给蔬菜最适合的生长空间。”温州万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雷大锋说。
据了解,万科农业基地共建设了5个数字大棚,其中3个种植生菜、2个种植番茄。以种植生菜为例,数字大棚中的水培生菜从种子到餐桌只需要40多天,生长周期比“靠天吃饭”的土培生菜缩短三分之一,年产量可达百万株。
“这个大棚2000多平方米,一年可以种8茬,一茬只需40天就可以上市了。露天的话最多只能种3茬,还要受气候的影响,现在每年同样的面积产能增加了一倍以上。”雷大锋说。
数字大棚提升了农作物的品质与产量,尝到数字农业甜头的雷大锋表示,下步将加大投入,引入更多数字化设备,为农业生产加速赋能。“我们现在跟温州大学合作,马上要使用自动采收机和自动移栽机,这样会进一步减少人工成本,大大提高农户和公司的收入,也带动周边数字化农业的发展。”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