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异俗)日前,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第十三批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名单,塘下镇陈岙村上榜,系本次温州地区入选的唯一一家。
陈岙村位于塘下镇东北隅,因水而兴,因水而富。多年来,该村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生态立村为发展导向,经过一系列的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逐渐摆脱了原来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产业和落后的村庄形象,转型为休闲宜居的美丽富饶村庄,引领生态文明示范。
在环境治理方面,陈岙村对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度调整,坚决取缔搬迁电镀等100多家高污染企业,拆除溪流沿线的违建厂房,并加大水资源的治理和开发利用,实施长达数年的“青山白化”整治,成功实现了从工业村到生态村的转变,荣获浙江省第三批低(零)碳村、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等荣誉。
在恢复生态自然环境的同时,该村注重乡村绿化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推进乡村绿化项目,完成裸露山体的生态修复和珍贵彩色林木的种植;并依托山水资源优势,以“山水罗阳,共富陈岙”为主题,探索发展以文化、康养、度假为主题的生态休闲型旅游产品,沿陈岙溪相继开发活水游泳、激情漂流、皮划艇运动、生态游船、登山健身步道、自由骑行等项目,成功打造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35万人次。
基地内还建有科普文化公园、科普馆,定期开展科普宣传工作;每年积极举办多种主题文化活动,全方位满足广大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展陈岙生态文化旅游节、温州市美丽乡村“岙运会”、徒步登山越野比赛、瑞安市水上文化节等特色旅游节,共同倡导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同时,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硬件提升工程,开展环境整治,生态文明宣传等文明实践活动,让生态文明教育深入人心。
陈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众芳表示,此次获评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是对该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肯定。接下来,该村将继续利用全域自然资源优势,根据“一轴六区东游西居”的空间结构规划,结合数字化改革,通过实施项目化建设,进一步实现乡村旅游多元化发展、差异化竞争,推进“美丽产业、生态宜居、文化风貌、四治融合、幸福生活”五位一体建设,催化打造文康体小镇,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