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聚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阳实小上榜“全国教改实验校”
系我市义务教育阶段首个

    ■记者 林翔翔

    新年伊始,我市教育界传来一则振奋人心的喜讯——安阳实验小学上榜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名单,系此次温州唯一上榜学校,全省仅六所。

    市教育局义教科负责人表示,这是我市目前首个义务教育阶段全国教改实验校,是对瑞安教育的莫大肯定和鼓舞!

    自1999年建校以来,安阳实验小学秉持“尊重教育”办学理念,一步一个脚印,通过教育改革重塑学校生态,实现“弯道超车”。该校荣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省第五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等30个省级以上荣誉,成功铺就了通往全国教育改革的创新之路。

    1月9日上午,安阳实验小学餐厅里,五(5)班40多名学生身着黄色围裙、头戴黄色帽子来回穿梭,他们分组将餐盘、碗等餐具运送到打菜工作台,并在座位上为低年级同学分好勺子。他们分工明确,动作熟练,井然有序。

    “我们从早上8时30分忙到现在,洗菜、烧菜、分水果、分餐盘、提前打好菜肴,感受食堂工作不易,也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快乐。”学生杨馨说,这周是班级的劳动周,他们将一整周上午不上课,到食堂体验“小鬼当家”劳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2016年起,该校设立“小鬼当家”食堂分餐服务体验岗,由四至六年级学生轮流参与,为全校三千名师生分餐打菜,并由此开发了“小鬼当家”食堂分餐劳动课程。学校为此成立“小鬼当家”工作室,设计LOGO、服装,出台活动方案。学生参与全校菜品喜好调研、设计菜谱、体验餐厅工作、写劳动心得,在项目化学习中感受劳动、增强技能。

    “我校是温州地区最早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展示周的学校,比国家课程方案明确规定的跨学科学习还早2年。我们的‘小鬼当家’劳动项目化课程还荣获了浙江省精品课程。”该校分管教学副校长张碎莲说。

    近年来,该校凭借七亩劳动教育基地,打造“儿童工作坊”,开展劳动教育项目化实践探索,学校也曾被评为全国劳动教育先进教研单位。

    2020年9月开始,学校大力推进学习方式变革,项目化学习由劳动课程拓展到全员、全学科,即全校根据年级段特点,打破学科壁垒,全体教师跨学科参与一个主题研究,并连续4年安排一周时间“不上课,只学习”项目化学习展示周,来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各年段分别设置不同主题的项目化学习课程:一年级研究一棵树,二年级探索蚂蚁世界,三年级节约水资源,四年级设计15元内受欢迎的营养午餐食谱,五年级国防教育,六年级则是环保行动。

    2022年秋,学校根据教育部劳动教育要求,梳理了省编劳动教材内容,形成学校劳动课程体系,劳动课程尝试模块化、学科融合,并开设劳动周。同时建设博物馆、昆虫馆、中草药园等30多个新型活动场馆,结合虚拟场景创设,打造线上+线下全息网络学习空间,让全校2700余名学生在劳动实践探索中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大课小课”相配合

    84项课程自主选择

    上课时间不一,没有统一的放学时间,替代的是一张张长短不一的课程表。在安阳实验小学,学生们的一节课不再是惯有认知中的40分钟,而是15分钟、40分钟、60分钟,甚至90分钟。

    在四楼多功能厅,市书协副主席陈千亮正通过“空中课堂”,给五年级学生上语文书法大课。陈千亮从汉字的起源开始讲起,向学生介绍结绳记事——仓颉造字,再借助软笔书法作品,重点介绍了“篆隶草楷行”五体书的演变和成熟过程,让学生在欣赏书法作品的过程中了解各种字体的特点。

    60分钟的大课,全段学生聚精会神,听得津津有味。

    2022年,教育部首次提出书法进入语文主科,要求在三至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每周安排1课时上书法,这让不少语文老师颇感为难。为了让新课标下的语文书法课真正落地,该校在三到六年级设置书法大小课。“小课”由语文老师每周安排1节,时间为35分钟;“大课”每月聘请我市知名书法老师,为全年级段上课,时间为60分钟。

    这种设置安排,得益于该校的“四尚”课程体系。

    “课程安排很难,融合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且保证原有浙江特色的拓展性课程更难。而我校将国家课程与课后托管课程融合,开设米格种植、昆虫养殖、网球、击剑等84项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张碎莲说,学校紧扣课改方向,构建“尚真·尚善·尚美·尚乐”四尚课程体系,在确保国家课程开足开齐的基础上,探索性开设常规课表、学期课表、班级课表,灵活开设长短课、大小课、走班课,处理好规范实施和个性发展的关系。如此规范化、校本化、合理化的课程体系显然更符合学生发展需求,也更适应当下课程结构和知识学习方式变革的需要。

    我的家庭作业我做主

    实现轻负高质

    翻开大大小小的石头,遇到不认识的花草或小动物,仔细拍下照片。上个周末,三年级学生王一瑞一如既往来到野外 ,与大自然来一场“偶遇”。

    “我对科学实验特别感兴趣,在‘喜欢探究’一项中,我填写的是寻找外星生物。”王一瑞说,每个周末,他都会抽出两三个小时,到野外进行“搜索”,回家后再运用网络搜索功能展开探究,希望有一天能发现新的物种,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贡献。

    像这样的作业,在安阳实小早已不新奇,每位学生都可以设计和选择自己的家庭作业。自主作业贵在自主,自己规划,自己设计,量身打造的作业也唤醒了孩子们的学习内驱力。

    安阳实小自2006年开展自主作业研究至今已有十几年,并实现“1.0”版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素养提升,到“2.0”全学科、家庭综合素养的家庭自主作业改革,增设小课题、STEAM等探究性自主作业,将学生的健康习惯、做人习惯、学习习惯等养成教育内容也纳入自主作业范畴,还开发了包含50多种作业类型的资源库。

    差异是一种资源。该校创新机制,精准落实“双减”政策,实行自主作业“免做、免检、免考”的三免制度,放“权”给学生及家长,满足学生差异化需要。“自主作业作为我们学校的一项优良传统,一直深受孩子们喜欢。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学习能力、个体差异,灵活选择待自主、半自主、全自主、加自主四种作业类型,经家长同意后向班级申请。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不做基础题,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不做难题等。”张碎莲说。

    自主作业,更能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刘某因先天原因,学科学习比较吃力,跟不上同班同学,一直是班级里的“后进生”。四年级时,孩子自主申请全学科全自主家庭作业,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每天进步一点点,毕业时全科合格,个别学科还达到中等水平。

    五年级学生朱明硕从一年级开始,就喜欢自主作业中的小课题研究,他对蜗牛进行了几个月的观察,完成了《蜗牛屎里藏着什么秘密》《蜗牛是怎样繁殖的》等观察记录与思考研究,并和班级同学一起完成《“打卡”蜗牛》项目。他对蜗牛产卵、蜗牛蛋孵化及育仔等方面的研究,在全省乃至全国学生中都是首例,也因此在二年级时就荣获温州市小科学家提名奖。

    “尊重差异、尊重个体的自主作业经得起时间检验,它能让学生找到方向,努力追求更好的自己。”校长林宝国说,减作业不等于减教学质量,而是更加强调“轻负高质”,该校连续四年荣获瑞安市教育教学质量奖便是最好的印证。

    下阶段,该校将进一步梳理和提炼“尊重教育”理念,深化“四尚”课程,推进科学教育。如计划引入先进的科技设备和互动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激发探索精神;建设数学馆,展示数学名人和数学发展史,采用多媒体和互动投影技术,设计一系列数学游戏和挑战,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图书馆进行数字化改造,增设电子阅读区和多媒体学习区,引入智能图书管理系统,提高图书资源利用效率,丰富学生阅读体验。同时,推进智慧校园建设,通过智能机器人、可视化无人机等技术,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过程,构建数字化背景下的新型教与学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聚焦点
   第00004版:聚焦点
安阳实小上榜“全国教改实验校”
瑞安日报 聚焦点 00003 安阳实小上榜“全国教改实验校” 2024-1-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