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有话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华转学双非
非常之举如何解读?
■唐亦佳

    近日,北京市教委官网公示8名大学生拟跨省转学的信息,引发社会关注。公示信息显示,1人为转入、7人为转出,涉及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多所高校。其中一人因为是从清华大学转学到双非院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更是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一时间,网上各种议论和猜测纷纷涌来,许多网友表示难以理解,更有评论将之提升到了需要对教育的本质作深刻反思的高度。

    放弃我国最顶尖的名校学历,甘愿逆向转学到一所双非院校,该学生的行为的确是非常之举,正因为非常,所以才会在网络上引发如此大的争议。但此事完全没有必要上升到需要对教育本质和教育价值作深刻思考的高度。首先,从清华转学到双非,毕竟只是个例,转学学生可能是因为适应不了清华园的压力,也可能是因为想要学习更为适合自己的专业,或者仅仅可能只是因为个体健康问题或者家庭状况出现了变化,才做出了转学抉择。无论哪种原因,都是他个人的选择,这也是一个非常具有偶然性的小概率事件,并不说明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有什么问题,也不必对名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研究水平,甚至我国教育的本质和教育价值产生怀疑和质疑。

    其次,虽然我们并不知道这名学生为什么转学,但是毕竟清华是一等一的名校,当初能够考出700分的高分获得就学资格肯定殊为不易,而当时他入校时肯定也是对自己在清华的求学之路充满期待和憧憬的,最终却迫于某种无奈做出了转学的决定,肯定是需要极大的勇气。不管他转学的原因是什么,我们都要尊重一名成年人的决定,同时今后不要给予他太多的关注和压力,让他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调整后,尽快走向学习、生活的正轨,没有包袱地走好今后的人生道路。

    其实,这次的转学公示之所以能够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除了转学双非是一个重要因素之外,很多人更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大学也是可以转学的。所以,与其更多地把目光关注在某人为何从名校转学,不如多探讨一下转学制度怎样才能让更多有需要的学生受益。随着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思考,是否还能创造除转学之外的更多方式,来满足高等教育中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努力创造出更加公平、自由、包容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瑞周刊
   第00002版:有话说
   第00003版:志哥搜店
   第00004版:瑞深读
法治在进步,向“连坐”说不
哈尔滨“火”出圈不仅是因冰雪
“暖胃”“暖心”,
点亮老年人幸福“食”光
清华转学双非
非常之举如何解读?
面对高价“婴幼儿专用品”
应理性购买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2 清华转学双非
非常之举如何解读?
■唐亦佳 2024-1-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