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异俗)“感谢‘外娘舅’帮我拿到了工资,这下我可以安心回家过年了。”1月22日,塘下镇综合矛盾调解中心办公室传来感谢的声音,贵州籍新居民叶女士的劳资纠纷问题在此得到了圆满解决。
叶女士口中的“外娘舅”是塘下“外娘舅”新居民服务社的工作人员。当天,帮其调解的“外娘舅”王军财,是温州瓯越专利代理公司总经理,也是塘下“外娘舅”新居民服务社执行会长,他来自江西省,在塘下兼职从事新居民服务工作多年。他说,在塘下与他一样参与服务新居民工作的“外娘舅”有不少,他们一起在这里工作创业生活,并利用业余时间去做公益、做调解,促进新老居民的融合,让在塘新居民更好地生活发展。
塘下是远近闻名的中国汽摩配之都,镇域人口35万人,其中新居民约19万人,占比较高。这群新居民在此工作、生活,但因背井离乡,对当地政策不了解,生活和工作上难免遇上麻烦。
2013年,在塘下镇党委、政府支持下,包括王军财在内的塘下新居民自发成立塘下镇“外娘舅”新居民服务社,致力于打造组织体系健全、阵地载体多元、作用发挥明显的新居民服务平台,协助解决新居民在工作、生活、融合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探索“以外治外”“以外服外”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为新居民营造“他乡亦有家温暖”的良好氛围。矛盾纠纷的化解是“外娘舅”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新居民共同参与当地基层治理的途径。多年来,“外娘舅”们累计协助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0来起、非正常死亡纠纷13起。
除了参与当地社会治理,帮助解决新老居民矛盾纠纷外,该服务社的“外娘舅”们还为新居民传达、解读最新政策,帮助解决就业、孩子就学、住房买房等问题。他们的努力,让新居民在异乡感受到家的温暖。
来自江西鹰潭的段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位受益者。去年年初,段女士找工作受挫,在王军财和该服务社会长刘中喜两位“外娘舅”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专利代理业务员的工作。同年9月,“外娘舅”还协助她解决了两个孩子的就学问题。现在,段女士一家在塘下工作生活稳定顺利。
“‘外娘舅’是我们在塘下工作生活的强大后盾。”段女士说。如今,在塘下,新居民一遇到事,第一反应就是找“外娘舅”帮忙,“外娘舅”成了塘下新居民的“娘家人”。
父亲工伤失业,孩子学费存在问题;小夫妻因住房闹矛盾;新居民积分兑换……在“外娘舅”的记录本上,类似的事情解决了很多。“这还不包括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像是打个电话来咨询政策信息的。”王军财介绍,为了让服务社更好地发挥服务新居民以及“桥梁纽带”作用,“外娘舅”们还积极参与当地政府部门组织的相关会议活动,掌握最新的新居民政策并及时普及给会员;参与政府招商引资考察活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组织老乡开展联谊、晚会等文娱活动;开展走访慰问等慈善公益活动。
王军财说,塘下这片土地成就了他们,他们理应用个人力量去回馈社会。做好新居民服务工作,促进新老居民的高度融合、助力当地高质量发展就是他们对社会最好的回馈。该服务社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强化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交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和方法,以满足新居民不断增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