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1版:要闻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3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07.29亿元,增速9.3%
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记者 陈京子 通讯员 叶恬汝

    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县(市),位列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第13位,创新指数保持全省第一梯队,瑞安高新区获省级认定,“云江基金港”资管总规模超百亿元……回眸2023年,我市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首位战略,以创新深化为战略核心,全力推动“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落地见效,让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持续提升企业创新活力

    高新技术产业增速9.3%

    “以前鞋底原料是从石油化工里提取,现在可以从玉米里提取加工而成,不仅透气还更环保、可再生。”在浙江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研发车间里,技术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2023年刚获得的发明专利“高生物基含量环保型中底用聚氨酯原液”。

    新技术为新市场“开路”,技术创新后的华峰新材料产品,让原来硬邦邦的鞋底变得轻质高弹又有韧性,产品还应用于共享单车实心轮胎、3D打印材料、汽车配件、工业制造、医疗器材等领域。

    “在科技强企的赛道上竞逐,必须敢于科技创新投入、舍得投入、善于投入。”华峰集团相关负责人说,近几年来,企业每年投入超20亿元用于科技研发,再通过创新平台搭建、创新人才集聚,涌现出一批“杀手锏”技术和创新产品。

    “创新,正成为瑞企发展的‘主旋律’。”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以来,我市以国家创新型县(市)创建为契机,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积极探索“头部企业+高校院所+行业协会”模式,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定点技术攻关,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浙江正博智能机械有限公司依托省级研究院和产学研合作,在单张式制袋机领域发挥领跑优势,瞄准市场空白搞研发,生产出多模式多功能手提袋全自动智能生产线,使产品销往70多个国家和地区。瑞立集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新能源商用车高性能制动系统”项目,在龙头新能源商用车企业实现了规模化应用,打破了国外对我国商用车高性能制动系统的技术壁垒。

    企业在前方攻坚,政府提供各种支撑,创新合力的形成带来不错的成果。2023年1至11月,全市实现规上工业研发费用39.65亿元,增速6.5%,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75%;2023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07.29亿元,增速9.3%,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6.83%;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9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83家;入选省“315”战略领域重大科技成果数2项;省“尖兵”“领雁”计划项目立项1项,温州市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立项4项。

    大力建设科创平台载体

    新增孵化空间28.4万平方米

    “自从办公室在星矢部落‘安家’,企业发展速度比之前快了不少,研发团队从原来的十几人,增加到了30余人。”温州锁凰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负责人童晓敏告诉记者,星矢部落的管理团队会时刻与他们保持联系,了解公司的发展计划,竭尽全力为他们提供实验场地、对接市场资源、进行政策解读。在星矢部落无微不至的帮扶下,2023年锁凰智能家居成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产品从研发走向生产。

    童晓敏口中的星矢部落是一个创新创业企业孵化器。具有东新科创园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创业平台运营资格的温州星矢科技孵化器,目前已有40家企业入驻众创空间、32家企业入驻孵化器;入驻企业已获得知识产权专利共65项,累计认定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引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分支机构2家。

    温州星矢科技孵化器是我市全域统筹布局大孵化集群建设的缩影。2023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大孵化集群发展建设,出台大孵化器集群发展新政,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打造公益类孵化园区,探索链主型市场化孵化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建设孵化器,走链主型市场化孵化道路。全市新增孵化空间28.4万平方米,新增入孵企业300家,引进专业运营团队2家,已认定省级众创空间(孵化器)5家、温州市级众创空间1家。

    与此同时,位于东新科创园的温州(瑞安)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内,工程师正在对从企业征集的共性及个性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商讨解决方案。该中心依托瑞安智能汽车零部件工程师对接云平台,已收录3886名共享工程师,帮助瑞安企业解决了百余个痛点难点问题。

    诸如此类的科创高能级平台及创新高地在瑞安多点开花。2023年,我市持续做强做大东新科创园“科创芯”,入驻创业创新项目50余个,引进温州大学碳材料与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签约引进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瑞安技术转移中心、上海电机学院瑞安技术转移中心、浙江理工大学瑞安技术转移中心,推进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应用。

    优化完善科创生态环境

    兑现科技创新专项资金1.03亿元

    2023年4月,国家第二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公布,瑞安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为建设主题成功入选。“国家级”名片的荣誉,不仅彰显了瑞安日益提升的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更折射出我市多年在完善科创环境生态上下的“功夫”。

    企业创新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心浇灌。我市积极探索“科创指数”融资模式,参照创新能力、创新产出、创新融合3个方面共计11项指标评估,助力实现对我市科技企业全覆盖预授信。

    2023年8月,市科技局与瑞安农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瑞安支行、兴业银行瑞安支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瑞安支行签署“科创指数贷”战略合作协议。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科创指数贷”能让企业凭借科创能力获得银行授信支持,将进一步激发我市科创企业的发展活力,促进科技企业融资增信、降本,缓解企业融资难题,走出一条科技型企业低成本融资的“瑞安路径”。

    2023年,我市积极探索科技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构建“两个健康”积分评价体系,开展“政金企”三方合作;大力实施科技新政,推出新型产学研合作项目、企业研发后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一揽子政策,真金白银助企扶企。2023年,共兑现科技创新专项资金1.03亿元,完成2022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兑现3541.75万元。

    同时,科技人才、技术等要素的集聚支撑也进一步加强。高规格举办2023年国际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生态大会,中国·瑞安第四届创新创业大赛,“智江南”温州分论坛首发活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县域科技创新专题研讨会……我市借力活动平台载体效应,在主体培育、要素供给上持续深耕,在产业升级、平台突破上持续攻坚,有力推动科技创新指标全面领跑,为创新造浓氛围、培育沃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最新闻
推进轨道交通配套设施建设
方便群众快捷安全出行
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让“儿童友好”在家门口可触可及
瑞安日报 要闻 00001 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记者 陈京子 通讯员 叶恬汝 2024-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