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成成
“一身绿军装,一生军旅情。”这是退役军人林豪杰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两年义务兵,让他从家里的“宝贝疙瘩”,转变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出生于1991年的林豪杰是塘下镇霞林村人,中共党员,2009年12月入伍,退役后,他创办了温州大央紧固件有限公司。“部队是个大熔炉,几年的军旅生活,培养了我不怕苦不怕累、严谨自律的工作作风,这对我往后的人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林豪杰说。
【入伍】
挥洒汗水奉献青春
2009年,林豪杰考上浙江工业大学就读国际贸易专业。如果顺利的话,他毕业后将成为一名上班族。但刚上了半个学期的课,他得到家乡征兵的消息,于是萌生参军的想法。
他把想法与家里人一说,母亲第一个反对:“你从小娇生惯养,当兵太苦了!”林豪杰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从小就在家长的宠爱里长大。“正是因为娇生惯养,所以才要去磨炼啊,不然我怎么成长?”倔强的林豪杰决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
2009年12月,经历过体检、政审等流程,林豪杰如愿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他在福建陆军某部服役。为了让自己尽快适应兵营生活,林豪杰在连队训练结束后,每天都给自己加练:比规定时间早半个小时起床,跑完5000米,回来洗漱一下,正好赶上早操时间;晚上结束训练后,别人都回去休息了,他还要再留半个小时,做俯卧撑、引体向上。“每次觉得很累想退缩的时候,我的脑海里都会浮现电视上军人保家卫国的形象,以此来不断地激励自己。”林豪杰说。
专业技能训练方面,林豪杰也照旧给自己加练,在进行高强度专业技能训练时,他还因为加练过度得了筋膜炎。小小的病痛,怎能降低他对自己的高要求。看过医生后,他的训练量并没有减少。日复一日地训练,让他成为连队里的佼佼者。因其服役期间表现优秀,林豪杰获得“优秀士兵”荣誉,获得部队团嘉奖,并荣立三等功一次。林豪杰说,两年军旅生活,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更是脱胎换骨的蜕变。
【创业】
不改初心埋头打拼
脱下军装后,他不改初心,踏实苦干,把忠诚、责任与担当,深深地镌刻在创业路上……
2011年12月,退役后的林豪杰没有返回学校继续学业,他想趁着年轻,出去闯一闯。2012年,他在上海创济智能门窗有限公司找到工作。当时,这家公司承接了上海电影博物馆与宁波罗蒙环球城的门窗装配工作。
这两个项目工作量繁重,为了赶进度,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所幸这个团队里多数都是退役军人,吃苦对于他们来讲根本不是难事。在团队的通力协作下,这两个项目赢得了甲方的肯定与赞誉。之后,林豪杰又辗转去了几家国内大企业工作。每一份工作,他都认真对待,赢得了公司领导的肯定与赞赏。
在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后,他萌生了自己创业的念头。2018年,回到家乡瑞安后,他在自己的老家塘下霞林创办了温州大央紧固件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摩托车零配件制造、模具制造等。
因为严谨的军人作风,林豪杰特别注意公司的口碑与服务。短短几年,因过硬的产品质量与优质的服务,公司连续获得浙江省守合同重信用A级企业、浙江省守合同重信用AA级企业、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称号,同时,企业还通过了IATF16949认证。“目前企业规模不大,但我们对于产品质量严格把控,在业内也获得了好评。”林豪杰说。2022年,公司还参与了紧固件国家标准修订工作。
因为军人情结,公司招聘员工时,求职者有当兵经历的,林豪杰总会优先录用。目前,公司已经招聘了4名退役军人。“有从军经历的人,特别能吃苦耐劳,能招到这样的员工,是企业的幸事。”林豪杰说。
【回馈】
回报社会长送温暖
虽然退役多年,但林豪杰始终牢记军人身份,不忘承担社会责任,近年来,他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关爱退役军人等公益活动现场。
2018年,他在朋友处偶然得知江西上饶有个大学生家境困难,他了解该学生的情况后,决定资助其读书。“资助了两年,这名学生表示自己可以通过勤工俭学赚学费,谢绝了我继续资助的好意。”林豪杰说。为了能帮助更多的孩子,从2021年起,他每个月都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赠一定数额的善款。“每月一捐,虽然金额不大,但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
2020年疫情发生时,林豪杰自掏腰包托各种关系购买5000只口罩、矿泉水、方便面等物资赠送给海安办事处;同时,他还积极参与村里的卡口值班,“只要国家有需要,我们‘召之即回’,能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是我们退役军人应尽的责任”。林豪杰说。
2023年,林豪杰被选为瑞安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塘下分会副会长。“这一年来,我们协会开展了多项活动,包括慰问驻瑞部队、慰问环保工人、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林豪杰说。下一步,他将继续广泛宣传党和政府关心关爱退役军人的方针政策,协助开展全市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开展退役军人思想引导、政策宣传、教育培训、就业创业以及相关公益活动,希望能为更多的退役军人排忧解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