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百姓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公示
我市3人入围

    本报讯(记者 陈浩)日前,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对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人选名单进行公示,我市共有3人入围,分别是瑞安市木活字印刷技术王钏巧、王志仁和温州蓝夹缬技艺王河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2007年以来,我国文化主管部门不定期进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的认定与发布。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和评审相关工作。在全国各地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推荐申报的基础上,文化和旅游部成立评审委员会,组建评审专家组,经材料复核、专家初评、申报人答辩、评审委员会审议,提出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人选名单共958人,公示期为20日。其中,浙江有76名非遗传承人入选,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医药、民俗等多个项目门类。

    王钏巧,1956年出生,瑞安市活字印刷协会副会长、瑞安市姓氏文化研究会理事。初中毕业后,王钏巧开始学习传统的修谱工艺。近年来,他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及海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活动,展示宣传木活字印刷技艺,并积极授徒传艺,已带出了数位后继人才,为木活字印刷术的传承贡献力量。

    王志仁,1957年出生,木活字印刷术代表性传承人,曾获温州工匠荣誉称号。他19岁开始做木活字,一做就是40多年。他始终坚守初心,致力于木活字印刷术的传承与推广。

    王河生,1955年出生,创办了温州市采成蓝夹缬博物馆,并作为“蓝夹缬”浙江省级非遗工坊(创建)建设主体落实创建工作。该工坊年产值217万元,年接待观众2万多人次,带动周边100余名农民实现创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活力塘下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4版:最新闻
我市3人入围
未成年人保护“码”上管理
开学季迎来“配镜热”
玉海大厦首届道德示范家庭出炉
阁巷新区实验学校有否招收小学生
我市有“海门社区”吗
护航开学“第一餐”
瑞安日报 百姓事 00003 我市3人入围 2024-2-2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