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剑 潘鹏程 王晓阳
“我经常批评我妈连普通话都不会说,我觉得在这个场面上要用瑞安话来表达我对妈妈想说的话。”“在我小时候,你把书里的字一个个念给我听,就是为了让我早点能识字”“你为了我流了多少眼泪,求了多少人”……近日,瑞安中学高三成人礼上,一位曾被孩子嫌弃普通话都讲不好的母亲,却被儿子用方言深情感恩。
“虽然没听懂,不妨碍我哭得稀里哗啦”“感恩才是最值得发扬的美德”“感人,这可能是今年最好哭的成人礼了”……这段成人礼上特殊的表白,被记录成了一则短视频,迅速“爆红”网络,感动了无数网友,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新华社、央视新闻、浙江日报、美丽浙江、中国蓝新闻等主流媒体纷纷刊发,总点击量已超1000万。
短视频火爆传播的背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故事?瑞安中学独特的“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与其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日前,记者来到瑞安中学探寻。
感恩之情
催人泪下引发共鸣
“我是你38岁生下来的。38岁意味着什么?很多家长都比你小10岁。”
“你连钉钉请假都不会,我每次想回家,都只能请别人帮忙请假。”
“虽然你比别人老那么多,但你为了我学习了很多东西。”
“从农村到城市读书,你们为了我付出了很多。”
“我埋怨你不懂年轻人的思想,但我没有体会到,一个50多岁的家长,一手把我带到那么大,得要付出多少。”
“初三时,你每天晚上陪我写试卷到12点钟,早上四五点钟就起床给我做早餐。我想自己睡不够8小时,没想过你一天四五个小时都睡不到。”
……
在台上,李同学用并不怎么流利的瑞安话,哽咽着述说与母亲的故事。
“我一边听,一边流眼泪。”李同学的家租住在学校后门附近的民房里,3月8日,记者辗转找到李妈妈。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她说,儿子用方言表达感恩,让她很意外,当时的眼泪止也止不住。
“一是感动,二是心酸,回忆起了自己和丈夫从早到晚的辛苦付出。”李妈妈说,自己38岁时生了第二个儿子,丈夫为了家庭四处奔波,确实很难,但所有的父母为孩子付出都是心甘情愿的。
李妈妈说,孩子小时候给他报听写,因自己的“瑞普”口音重,普通话发音不标准,被孩子嫌弃。对她这个年纪的妈妈来说,用普通话辅导孩子功课,确实很无奈、很艰辛。
孩子的发言火了,引发网友共鸣,让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也接到很多亲戚朋友的问候。看了短视频,不少网友留下“把孩子养成感恩就是成功”的评论。“成功还不至于吧!希望孩子以后走入社会,有责任有担当。”李妈妈谦虚地说。她认为,孩子的这一番举动与学校良好教育密不可分。
成人仪式
灼灼其华知恩明礼
瑞安中学举行2021级高三学生成人仪式,这是学校一年一度的传统做法。当天,校方在第二个感恩环节作了设计:老师为学生佩戴上成人章,以章为纪,不负韶华;家长与学生交换信件,阅读家书,关爱留痕;学生发表感言,让平时羞于表达的孩子们勇敢向父母告白。
瑞安中学校长王安国回忆起当天的情景,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成人礼活动有个感恩环节,上台表达心声的有30多位同学,我在台下听,几度哽咽。”他说,其中李同学的发言尤为令人动容,“坐我旁边的几位副校长和德育干部,都在用纸巾擦眼泪”。
“每年这样的活动,对学生和家长都是一次教育,都有很好的效果,体现敢担当、有智慧、能做事的瑞安中学育人愿景。”王安国说。
立德树人
“细致”教育深入人心
“立德树人教育不仅要落实到课堂教育中,还要体现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处。”瑞安中学党委书记李敏表达了这样的教育理念。
在瑞安中学校园里有一块“胸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的石刻。李敏说,学生吃饭后在去教室的路途中,可以看到这句话,这也是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瑞安中学教育哲学等相关内容,均出现在校园显眼位置。
此外,高12.3米的“瑞安中学星”雕塑、结草衔环雕塑、“美美与共”石刻以及遍布在校园里的校友故事,也体现了瑞安中学无处不在的感恩教育。“学校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其在心中生根发芽。”李敏说。
遍布全球的瑞安中学校友会,也无时无刻不在回馈母校。今年1月,统计学家蔡天文校友回母校畅谈学习方法,筹划在瑞安建立教育慈善基金会;2月,1985届校友李弘棣博士回母校,开展《实业兴邦,科技强国》讲座……王安国说,校友一场又一场讲座、校内一处又一处景观、一笔又一笔助学金、一栋又一栋楼宇,都是校友感恩母校的实例,已经成为校园文化以及“胸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的具体表现。
“李同学等一批高三学子从感恩父母、感恩师长开始,感恩成长过程中帮助过他们的所有人,最终要感恩党、感恩人民、感恩祖国。相信今后他们的路会走得更宽更远,展翅飞翔。”王安国说。
王安国在和记者交谈中,身后石头上刻的“德”字,在阳光下熠熠闪光,象征着瑞安中学“立德树人”教育的光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