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蔡鹏程 池轩哲
近日,农业农村部、文旅部等七部门共同研究确定了全国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认定名单,我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源木活字印刷术传承人王法万入选。3月19日,记者来到平阳坑镇东源村,探寻王法万与东源木活字印刷技艺的故事。
见到王法万的时候,他正在跟东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吴魁胜商量种植棠梨树的事情。“棠梨木很稀缺,我们已经买不到了,能不能在后山的荒山开辟一片地,种植棠梨树?”王法万对吴魁胜说。
棠梨木是东源木活字印刷技艺的重要原材料。早些时候,王法万得托人去几十公里外的山头去寻觅这种棠梨树,然后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才能做成适用于雕刻的木块。为了东源木活字印刷技艺能更长远地发展,栽种棠梨树迫在眉睫。
平阳坑镇东源村被称为“木活字印刷术之乡”,迁居于此的王氏家族用木活字印刷家谱的历史至今已有800多年,到了王法万,已经是第24代传人。从4岁跟随父亲踏遍浙南各村,到18岁正式学习这门技艺,如今52岁的王法万已经跟木活字打了近50年交道。但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程,家谱也慢慢从实物变成“云”家谱,王法万意识到要想把木活字印刷技艺传承下去,不能固守于做家谱。
“2016年,我成立了一个工作室,做木活字的创新发展,开发与木活字相关的文创产品。”王法万说,当时前辈跟他说“阿万,你不要做这些了,这些没有市场的”,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证明了做木活字文创产品是可行的。
通过多年努力,王法万和他的团队打造了各式各样跟木活字相关的产品:姓氏木活字小木块,木活字挂坠,写着诗词的挂画……王法万还将产品“挂在”网上售卖,名叫“东源王氏木活字”的淘宝店铺已经是12年的老店,里面售卖着66种跟木活字相关的产品。
“现在我们还开发了联名款。”王法万说,随着时代变化,产品也不单单限制于木活字,他正在尝试跟别的产品合作,强强联手,打造更好的知名度,更好地传播木活字文化。跟护肤品品牌稀物集合作,给瑞安本土黄酒蜜沉沉设计木活字包装,给万科农业设计木活字形象墙……凡是能结合木活字的市场,王法万都在积极接触,想要从中摸索出一条适合木活字技艺发扬的新路子。
“想要木活字文化复兴,就得开发市场需要的产品,这样才能够更好更好地传承技艺并得到发展。”王法万说。
2023年,王法万带着东源木活字印刷技艺登上了杭州亚运会的展馆,在世界面前展示了这项古老技艺,得到了众多嘉宾的认可,再一次让木活字印刷术出了圈。王法万还致力于推广木活字文化,设立东源木活字研究院,在全国高校内招募文化传播大使,开设木活字研学课程,让木活字印刷术坚定地“活下去”。
“中国木活字印刷术百校行公益计划即将启动,我想在三到五年内,在全国找一百所中小学,向每所学校赠送十套木活字印刷术教学配套工具,然后给学生们上课。前期我们会先在瑞安启动,然后再扩大到温州、浙江乃至全国。”王法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