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戌慧
“瑞安是个有人情味的城市,我在这里认识了各行各业优秀的瑞安人。”昨日,湖北籍瑞安新居民曾威边说边挽起袖子,蹲在地上认真检查健身器械,并用布擦拭干净。从在传统健身房任职到拥有自己的健身工作室,再到开出瑞安人心目中的精品化私教工作室,曾威的教练之路是很多健身教练的梦想。
曾威在上学期间就是体育尖子生。他原本计划一毕业就回家乡当一名体育老师,却意外“沪漂”入行健身行业,从“瘦猴子”变为“肌肉猛男”,成了健身私教,做着辛苦又幸福的工作。“因为喜欢,每天泡在自己的健身房,健身、工作,乐此不疲。”曾威说,在健身房找到真爱、创办多家工作室、收获近千名学员、带着全家人定居瑞安,他花了10多年,在异乡找到了“归宿”。
一个“朴素的愿望”
今年37岁的曾威是湖北洪湖人,在“撸铁”这件事上,已经持之以恒地“快乐”了8年。他的健身生涯漫长而热烈,足以追溯至学生时代。
曾威从小热衷体育运动,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小球王”。高中时期,这个原本能够“亲吻”篮筐的少年却因半月板撕裂,与职业篮球运动员的生涯失之交臂。2003年,命运之无情悄然而至,父亲的离世,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农村家庭雪上加霜。“挣钱!养家!出人头地!”在朋友的建议下,2012年初,曾威决定离开家乡,加入“沪漂一族”,带着这一朴素的愿望踏进健身行业,在上海、宁波各大健身场馆摸爬滚打,租住在每月650元却仅有6平方米的小单间,每天坚持买菜做饭只为控制生活成本。
几经辗转,2012年底,曾威因机缘巧合来到瑞安,在市区某健身房任私教。相比于传统健身房以业绩为指标的模式,他更热衷于能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以专业化的教学水准稳定在健身行业的地位。“当教练看到器械区或锻炼区有会员一人在锻炼时,走过去指导动作以及向会员销售私教课,是教练们的‘常规操作’。”曾威回忆道,当时他每天都有十五六节课,凭借专业水平成为馆里的私教“TOP1”,但是对于生性要强的他而言,仅仅做一个传统健身馆的“明星教练”,并不能满足他的追求。
“每个教练心里都有一个梦想——开一间自己的健身房。”聊及往事,曾威感慨万千,他曾辗转于各大健身房,对健身领域有自己的想法,却苦于没有机会实践,而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健身房,成了他念叨许久的梦想。
2016年,曾威掏出省吃俭用积攒下的全部积蓄,找到了一个合伙人,创立了期待已久的、第一家属于自己的健身房。
学员为何“用爱发电”?
2016年创办第一家,2019年成立二店,2024年创立女子健身馆……8年来,曾威的健身房不断扩张,成为瑞安目前环境好、教练多、健身器械齐全且课程较为丰富的健身房之一。
已经不是“创业小白”的曾威,依然有着创业之初的一腔热爱与孤勇。他在3家工作室的投入毫不吝啬,无论是装修设计还是健身器械,整体标准都是较高规格的。同时,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所有加入的教练,除严苛要求自己外,他对教练的要求同样是必须坚持锻炼,每年参加培训学习,不断精进自己的专业水平。
曾威说:“做健身多年,和很多会员都处成了好朋友,他们会给我们介绍新会员。健身这项事业是我确定要做很久的,在成本投入这件事上,我相信只要认真做事,把时间线拉长,这些成本总有一天都会回来。”
因为热爱,曾威在健身房里找到了爱情,妻子金小余是瑞安湖岭人,是与他志同道合的健身教练;他“白手起家”在瑞安定居,把母亲接到身边,找到了停泊的港湾;他不断融入这座城市,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生存之道”。多年来,曾威几乎保持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天7点来健身房,21点回家,既是老板,又是私教课教练。许多人劝他休息,别太拼了,他却说,“做好健身这行,除了热爱,最重要的就是责任心。”
未来,曾威的“健身版图”构想还在延续,但目前最重要的是运维好现在的健身房,让瑞安每一个热爱运动、渴望提升的人,享受最纯粹的运动人生。
早晨7时许,天刚蒙蒙亮,星海数码广场3层的楼里就亮起了灯。走进店内,280平方米的场地宽敞明亮:室内亮黄色的亮丽线条与温暖柔和的米灰色色块形成碰撞;多处运用镜面反射,给固定的空间带来更多维的延伸,呈现出一种鲜活灵动的场域氛围。
这里就是曾威的健身工作室。此时,他已经开启了一天的工作,指导着学员“撸铁”,零星的器械落地声不时传来。另一边,一位盘起长发的女子正帮忙整理物品,为会员上课做准备。这位女子是他的妻子,也是他非常重要的工作搭档。
“前不久,工作室迎来了成立八周年纪念日,同时我们的第三家场馆也开业了,是一家专为女性打造的健身馆,交由我的妻子打理。”如今,曾威在瑞安已开了3家这样的健身工作室。问及创业原因,他说,能创造更多收入,一定是答案之一,而创造一个教练们团结友爱、不被销售业绩所压迫、注重教练们的学习和成长、可以和学员打成一片的小天地,更是重要因素。
采访过程中,曾威打开手机微信聊天群,500人的健身房会员群就有数个。他告诉记者,第一家场馆落地前,选址、装修都是学员们倾力相助。每家健身房在开业初期最难的便是招会员,但在瑞安健身行业有一定知名度的曾威,光靠老会员的口口相传和信任,会员数量不是大问题。“实际上,这更像是一场教练与学员之间的‘双向奔赴’”。他说。
给热爱找到“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