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愿与人沟通交流,他们就是“星星的孩子”——自闭症患者。而在“星宝”背后,有一群人用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努力,帮助他们再次融入社会,他们就是自闭症特殊教育教师。
4月1日,走进市三毛融合教育学校多功能教室,记者见到该校教师王雯怡正带领一群自闭症儿童玩“抢凳子”的游戏,锻炼他们的规则意识、竞争意识,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集体。随着游戏进行,凳子越来越少,没抢到凳子的孩子在大家的鼓励下登台表演才艺,现场气氛欢快又温馨。
“我们会通过主课、个训课、游戏课等,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认知、模仿、指令等方面的干预,提升他们的个人能力和自理能力。”王雯怡说。
端坐、拍手、注视、交流……这些最简单的行为,对自闭症儿童来说却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学会。“普通孩子可能很快就能学会,但是这些孩子可能要教10遍、100遍甚至1000遍。”王雯怡说,陪伴自闭症儿童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陪伴者具备极大的耐心。
除了语言、认知、运动等方面的能力落后,部分自闭症儿童还可能产生攻击行为和自残行为。面对这类孩子,王雯怡也曾经“伤痕累累”,但她依旧迎难而上。“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保持平常心,当做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因为有反应的话,孩子会觉得自己做这件事情引起了你的注意。我们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忽视,或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在不断干预下,他们这种行为的频率会明显减少。”王雯怡介绍。
记者了解到,虽然自闭症无法完全治愈,但若能较早实施干预训练,自闭症患者也能够融入社会、自立生活。王雯怡在2007年进入特教行业,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和温柔的教育方式,在17年里帮助了许多自闭症患者进入校园、回归社会。“2009年,我接收了一个两岁多的自闭症幼儿,当时他没有语言能力,现在他在学校是个‘话痨’,特别喜欢交朋友,也交到了很多朋友。”王雯怡说,现在时不时会有“毕业”的孩子回到学校看望她,与她分享生活,看着这群当初连话都说不清楚的孩子如今很好地融入校园集体生活,她感到非常欣慰,也觉得坚持做特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据了解,市三毛融合教育学校一直致力于为自闭症患者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认知能力,成立至今已培训康复1500多名孩子,帮助他们步入普通校园。同时,也帮助了不少大龄自闭症患者走向集体生活、参加工作以及组建家庭。而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像王雯怡这样的“守星人”的坚持与努力。“我会一直保持初心,做一名‘守星人’,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孩子融入社会。”王雯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