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曹村“搬进”幼儿园
瑞安首个未来乡村园
为何没有“墙”?
到曹村滑翔伞基地开展春季研学
幼儿园“农耕节”,幼儿收获豆荚。

    ■记者 林翔翔 通讯员 周海珍

    狭窄简陋的办学环境,零星几个留守儿童,这是不是你脑海里对乡村幼儿园的印象?

    当我们走进瑞安首个未来乡村园——曹村镇实验幼儿园时,刻板印象在一阵惊叹声中被打破:孩子们在“迷你版”的“中国耕读第一镇”里捕捉阳光、体验耕种、钓鱼写生、玩转沙水、制作花灯、感受木活字印刷文化……

    “一个村就是一个园”,这些在市区幼儿园里不常见的元素,浓缩在一所乡村幼儿园中,交汇、碰撞出火花。更有意思的是,其中不少的创意和设计,来自这里土生土长的孩子。

    未来乡村园是什么,瑞安如何打造?在曹村镇实验幼儿园,这一概念逐渐有了具象,它生态、文化、数智,有无限探索空间。

    把曹村“请进”园

    一所园就是一个“村”

    “鱼儿上钩了,可我拉不动它!”小溪边,阳光慵懒地洒落,鱼竿两头,幼儿正跟溪里的鲤鱼激烈地“拔河”;绿油油的菜籽荚旁,孩子稚嫩的小手紧握锄头,学着村里的“能人奶奶”,往油菜花地里一挥,泥土清香瞬间飘散……这样场景,并非某次幼儿户外春游活动,而是日常发生在曹村镇实验幼儿园的一幕。

    仔细一看,这是一所不大的乡村幼儿园,园内建筑面积4759平方米,户外面积不过2050平方米,却致力于“小空间变大场景”,把曹村千年古镇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都“请”了进来:万亩良田、天井垟“粮仓”、“进士号”观光小火车等;室内利用曹村荷花、水稻、无骨花灯、索面、木活字印刷等在地资源,打造二廊三坊四室,形成耕读文化场所,“曹村味”十足。

    幼儿园还结合曹村镇的农耕、非遗等资源,精心建构“共享村·童耕读”园本化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在三农三艺(农作、农时、农味、荷染、无骨花灯、木活字印刷)课程中继承耕读文化、弘扬耕读精神。

    在未来乡村园美好样板打造过程中,幼儿也是参与者。“我们喜欢天井垟的观景台,老师就帮助我们一起设计,在幼儿园打造了一个‘迷你版’。”幼儿小林说。不仅如此,当得知孩子们想要更大的种植基地,幼儿园老师带着“禾苗童言团”与村干部协议,租借村里700平方米场地,将其改造成“童耕园”。稻田区可以体验插秧、割稻、打稻、晒稻,还可以通过手机智能软件远程控制浇花器灌溉;农耕博物馆可以接触石磨、碾米机、打稻机等传统农耕工具,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了解各种农作物生长特点;景观区“卸掉”围墙,改造成围栏,实现养殖、垂钓、写生自由……在这里,幼儿参与园所管理,也是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者。

    拆除学习“围墙”

    一个“村”赋能一所园

    “一所园就是一个村”,一个村又何尝不是一所园。如果说前者是指将乡村资源“请进”园所,那么后者便是指带领幼儿“融入”乡村大自然、大社会。

    “开园两年多以来,我们重构教育空间,破除学习‘围墙’,使园内外生态场域互通,打造无边界学习场所。”曹村镇实验幼儿园园长谢秋霞说,幼儿园通过盘活村里的人、物、景等资源,将园门打开,让孩子们从传统课堂走出去。如与各村联动,通过走访调查、线上征集、问卷等方式收集耕读故事,邀请曹村老手艺人、乡土文化传承人等担任耕读故事长期顾问;借助“童好联合会”平台,让曹村进士索面馆、莲清园、东岙文化礼堂等多个场馆成为幼儿园的研学基地。

    在西前村稻田了解“稻虾共养”,在曹南村了解曹豳的生平故事,在东岙村文化礼堂与花灯传承人共制花灯……孩子们到研学现场去真体验、真感受,在大自然、大社会与邻里互动、和文化对话、向能人学习。乡村一切资源都是孩子们的“活教材”。

    孩子在探索、研学后激发了创作欲,和老师一起收集素材、创编故事。“我家孩子参与了《爷爷的菜园子》耕读故事创编。有次她在幼儿园的‘禾苗电台’听到了自己讲的耕读故事,开心极了,对植物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现在在自家院子里种了好几种植物。”家长陈女士说。

    儿童是未来,如何让乡村幼儿在当地享受优质学前教育?“重新定义乡村幼儿园的使命和价值定位,使其更具吸引力,从而留住幼儿、优育幼儿。”市教育局义务教育与学前教育科相关负责人说,乡村幼儿园的发展要与乡村振兴联动起来,挖掘自身特色,“跳出”园所局限和边界,形成“窗外即教室、乡土即教材、行走即玩学、能人即教师、村童即主人”的园村一体新样态。如此,才能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培养健康、自信、担当、创新的儿童。

    4月中旬,我市还将成立由学前教育专家、媒体记者、家长代表、园长代表组成的园村共富观察团。热爱学前教育的社会人士将“携手入园”,丰富育人主体,共建教育新样态。

    作为未来乡村园窗口园试点,曹村镇实验幼儿园交出了创新答卷。未来,我市将继续探寻乡村学前教育发展走向,打造“融合式生态”未来乡村园窗口园5所、培育园10所、种子园15所,真正让学前教育留在乡村,让乡村孩子就地得到更好呵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财富榜
七名船员在海上中毒
多部门紧急救援
瑞安首个未来乡村园
为何没有“墙”?
忠义街健康惠民活动多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3 瑞安首个未来乡村园
为何没有“墙”?
2024-4-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