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成成 通讯员 朱超豪)近日,市120急救指挥中心上线“视频呼救”功能,这标志着我市院前急救已进入“视频呼救”时代!据介绍,患者通过微信小程序可以发起“视频呼救”,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将自动获取患者位置信息,并“面对面”提供精准急救指导,实现抢救措施“前移”,为抢救患者生命提供更有效的保障。目前,已有14例患者使用“视频呼救”功能。
4月3日22时43分,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室调接到一个求救电话:“这里有个人在不停抽搐,你们快来救救他!”调度员林丽洁在快速确认了地址并指派最近的上望急救站出车后,开始根据现场情况判断安排急救。
“患者几岁,是全身抽搐还是局部抽搐?还有没有呼吸?”
“40多岁,身体现在没啥动静了,就舌头一伸一缩,还有呼吸。”
林丽洁深知急救“黄金四分钟”的重要性,但现场复杂的情况仅凭语音沟通无法良好地开展急救工作,她立刻想到了刚上线不久的“120”急救视频指导系统,于是马上发送链接让患者家属打开远程视频功能,随即她在视频框中看到了患者与家属的情况。
通过视频,林丽洁初步判断患者为心搏骤停,她马上启动心肺复苏指导:“把手掌根放在患者两乳头中心连线处,下压5厘米后充分回弹,跟着我的节拍来按压。”林丽洁耐心地纠正家属的动作,并不断安抚她几近崩溃的情绪。
几分钟后,上望急救站的救护车抵达现场。急救医生缪文浩初步判断情况后,立刻继续给予患者心肺复苏术,同行的护士林益蓓默契地开通静脉通道并准备气管插管设备,驾驶员潘孝武带着担架赶到并随时准备接替按压。经过多次按压及除颤后,患者恢复了窦性心律与自主呼吸,在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急救团队迅速将患者转运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救治。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记者从市120急救指挥中心了解到,“120”急救视频指导系统于2023年底试运行,呼救者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瑞安急救视频呼救”实现快速一键视频呼救求助,系统将自动定位呼救位置,调度员可通过视频远程指导呼救者自救互救,有效利用救护车到达前的“空白时间”,为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争取宝贵时间。据悉,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还对指挥调度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调度员在电话沟通中确认呼救者需要视频支持时也可向呼救者发起视频请求,以视频通话的形式对现场状况、患者病情开展直观判断和实时远程指导。具体来说,在受理常规电话呼救时,如果调度人员判断呼救者沟通不畅通,可通过系统,推送一条包含视频通话链接的短信至呼救者手机。此外,考虑到听障人士等特殊群体,该系统还增设了视频呼救、听障人士呼救等功能,极大地满足各类人群多途径报警需求。
近年来,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聚焦院前急救流程再造,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精准发力,建立了全要素、全流程的智慧急救平台,“视频呼救”功能的应用,在传统电话指导呼救人开展自救互救的基础上,通过视频提供更加精准的急救指导,破解呼救人“不会救、不敢救”的难题,将急救关口前移,争取急救“黄金4分钟”,为抢救患者生命提供有效、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