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标准厂房高耸林立,智能化生产流水线忙碌运作……近日,记者跟随仙降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朱光明,探访位于该街道双江村的浙江鸿一箱包皮件有限公司年产1000万只可降解箱包项目现场。据悉,该项目从拿地到开工,仅用了1个月时间。“加速度”的背后,有何秘诀?
“是街道上下一心,明确责任、细化节点、各司其职、全力保障等多举措推进项目高质量建设,助推仙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朱光明说。
科学规划 环环相扣
三大攻坚组各司其职
时间的指针回拨至2021年4月,浙江鸿一箱包皮件有限公司年产1000万只可降解箱包项目经评估后顺利拿地。拿地后,青苗补偿、管道迁移、电线规划、设备备案、部门申报等工作流程,让企业倍感压力。“我们街道会全方位护航,助力企业项目建设一路畅通!”街道一句承诺,让企业主顿时吃下了定心丸。
当时,朱光明迅速召集多个部门基层站所召开项目筹备会。经过科学规划,街道集成了经济发展办、城建办、自然资源规划所、住建所、农村农业办公室等部门站所的工作人员,按照职能成立政策处理、项目对接和业务协调三大攻坚组。他们以一个月为期限,全力保障项目顺利开工。
在近一个月的攻坚期间,三大攻坚组组长及组员几乎日夜驻守在双江村。仙降街道城建办副主任、业务协调组组长章海杰以“村”为家,在村内驻扎了近半个月,每天不是在向村民讲解政策,就是在打协调电话。其中,在解决重新规划沟渠选址问题时,他展现出了非凡的决心和行动力。
由于项目建设需要,村内一条沟渠被征用,这是该片区域农地供水的主要来源,周边农户对此意见很大。章海杰第一时间安抚了农户的情绪,并与村内负责农业线的村干部合作,邀请专家上门勘察。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和选址,他们在一周内成功铺设了新的农业用水灌溉管道,确保了农业灌溉的正常进行,赢得了周边农户的一致赞赏。
“项目立项后,街道主动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从前期咨询到上门帮办,在项目的各个阶段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让我们感受到了真正贴心的‘保姆式’服务。”浙江鸿一箱包皮件有限公司董事长许道溪感慨地说。
挂图作战 把握关键
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输入模具型号、启动开关……在鸿一箱包的数字化生产车间里,工人只需简单操作几步,全自动生产线便开始高效运转,一个个箱包外壳整齐地从流水线上产出。
近日,记者走进项目厂区,林立的厂房、智能化的流水线以及企业文化展示馆和直播基地等,都彰显着企业蓬勃发展的势头。
自2022年9月搬进崭新宽敞的厂房后,鸿一箱包实现了生产、仓储、物流一体化,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新项目的落地,让我们企业如虎添翼,发展驶入快车道。”许道溪笑着说。
据悉,浙江鸿一箱包皮件有限公司年产1000万只可降解箱包项目的顺利开展,是近年来仙降街道助力辖区项目建设的缩影。作为瑞安市经济建设主战场、招商引资主阵地之一,仙降街道大抓项目建设,以项目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效率就是生命,市场瞬息万变,重大项目建设慢一拍,就可能贻误良机。为了抓好项目建设,让项目早落地早见效,仙降街道围绕项目建设各个关键和重点环节,实行“挂图作战”,将工作进度计划到每月每周,将工作任务细化到每个部门,确保所有工作提前或按期推进。
此外,在服务保障机制上,严格实行“一项目一策一专班”,主动换位思考、靠前服务,为企业提前扫清建设发展障碍,把“签约即供地、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变为现实,真心当好服务企业发展的“店小二”。
“我们将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高效的服务,推动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为辖区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仙降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街道将继续加大对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及时解决问题,助力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保障;积极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